106高普考人事行政考取心得-李心蕙

106高普考人事行政考取心得-李心蕙

#人事行政#高普考 點閱:14

文長,但都是我的真實人生,可直接滑到三、(三)的準備歷程開始看起。

一、個人背景
大學就讀鳳梨田大學財經法律學系,在學期間除了大三下和大四下之外都有參加社團、友會、系學會,大部份都在排練表演、籌備活動,讀書的時間只有期中期末考前,因此在校成績從大二以後就一路倒數到畢業。

二、投考動機
升大三的暑假,我爸可能太擔心我的未來了,所以就打開公職王的網頁,叫我好好研究一下自己適合的考試。雖然我們系上畢業的學長姐幾乎都是考律師、司法官,或是司法特考,再不然就是高考法制或是法律廉政,但那些我全部沒有興趣。曾經考慮過商業行政、導遊,想了好一陣子才決定—就是人事行政了!

三、準備歷程

(一)2014.07-2016.07(大三~大學畢業):懵懂無知期

1、一開始是買網路上的二手函授,但因為大三課很重、必修課很多,所以還是以能通過系上的考試為首要目標。

2、我的國考初體驗是大四上學期的地方特考,那時候超級刺激的!考試前一天還在嘉義驗收熱舞社成發的表演,驗收完馬上搭高鐵直奔台北,短暫睡了一覺,隔天就睡眠不足的上場考試了。雖然課程沒看完,大部份都不會寫,但至少我勇敢的在考卷上寫了一些字,哈哈!成績出來後也比自己預期的高了一些,當時竟然不知天高地厚的覺得國考應該沒那麼難吧!再稍微努力一點應該就可以上榜了。

3、於是就在畢業那年的普考(我只報普考),遇到了晴天霹靂的事……。因為尼伯特颱風來攪局,導致普考延到7/13、7/14,而我早已預訂好7/14出發去北歐跟團旅遊20天......,臨時根本無法取消退費。在與家人商量後,只好放棄參加那次考試,出國好好散散心。

(二)2016.08-2016.12(畢業後~地特):心態成熟期

2016.07.10,我在確定無法參加考試後,在出國前先到補習班報名了面授的年度班,希望能讓沒自制力的自己跟著各個老師的腳步,好好把各科唸熟,培養自己的實力。不過因為對自己沒自信,在加上課程太多沒有確實複習,所以只報了四等「練筆」(到底是要練幾次筆啦)。雖然還是離上榜有段差距,但我大概知道什麼樣類型的答案是閱卷老師會喜歡的。

(三)2016.12-2017.06(地特後~高普):全力衝刺期

1、105高普放榜後有去聽了奪榜班的說明會,當時就覺得超適合我的—「可以集中管理、每天練申論、定期模擬考、有戰友的陪伴」,再加上105地特放榜後,認識的朋友考上,強烈推薦我參加奪榜班,所以就一直有在關注相關的訊息。當時只害怕會被補習班刷掉,因為我只有四等的成績可以拿去面談,成績不好看,而且各國沒有上過一輪。好險最後還是進了奪榜班,不然現在就不會有這篇心得文了。

2、2017.04.17奪榜班開訓,其實我是非常緊張的,害怕檢視考寫不出來。而且感覺坐附近的都是強者(後來榜單證明真的是)。一開始真的適應不良,還曾想去找導師心理輔導一下,覺得每日進度太多,而且當時部分正課尚未結束,奪榜班下課後又得去排隊上晚上的課。看到第一次模考的成績,我完全不相信自己可以上榜,而且還是正額。

3、進入奪榜班一段時間後,終於開始和附近的強者聊天,她們人都很好,但 因為自己跟她們差距實在有點大,便開始檢討自己到底可以如何提升成績(當時已經5月初了)。終於,拼命努力向上,我在最後一次模考的成績剛好在中間。

(四)最後一場戰役—106高普:放膽去寫期

這次考試其實很多都是我比較不熟的單元,但遇到比較不會的題目,我會先冷靜幾秒,思考相關概念,然後用在奪榜班反覆練習的解題模式去處理每道問題。雖然可能寫得不完全對,但至少看起來是合理的(表面效度真的很重要)。而後來成績證明,那些不熟的、有花多一點時間思考鋪排的,分數其實是比較高的。

四、結語

「沒有參加奪榜班,我就不會上榜」,在那不短也不長的70天裡,我徹底砥礪了心志,讓自己不再逃避,終於創造了奇蹟。一段痛苦又美好的回憶,等你/妳一起來體驗。

  • 108普考教育行政心得-吳○萱(應屆考取/4個月考取)

    108普考教育行政心得-吳○萱(應屆考取/4個月考取)

    我是一個國文系學生,誠如社會上普遍觀感,國文系畢業後的出路其實不多。大二後,我考上了系上師培的資格,開始修習一連串的教育學程。

  • 112高普考一般民政心得

    112高普考一般民政心得 - 趙○翔(高普雙榜)

    自從大學英文系畢業後,我曾經找過許多工作,其中包含餐飲業、傳統的製造業以及高科技業等等,長時間的加班以及工時經常令人感到疲累不堪,然而努力工作的結果卻不能換到理想的酬勞。於是在親友的鼓勵下,我拿起了書本並找到志光補習班,希望能考上高考,得到一份許多人夢寐以求的穩定工作。

  • 109高考法制心得

    109高考法制心得 - 方○淵(高考榜眼)

    之前是念營建工程系的學生,後來因為土木糾紛頻傳,所以先轉考到科技法律研究所想說略知法律,以防止自己誤觸法網。而畢業後從事一段時間土木工程的工作,覺得法律更接近自己的興趣,遂投向國考的行列,準備公職與律師、司法官考試。

  • 熱門國考
  • 國營/專技
  • 在地學子
  • 學員專區
  • 線上試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