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來自高中體系的我來說,報考這項機械相關的國家考試,起初是一項陌生又具有挑戰性的任務。畢竟在升學過程中,對於實務性較強的科目如機械原理、機械電學,接觸並不算多。但在仔細規劃與努力之下,我發現只要方法正確、持之以恆,就算每天只有四個小時的讀書時間,也足以應付這場考試。以下是我整體的準備經驗,希望能幫助同樣來自高中背景、對這項考試感到陌生的你,找到方向。
首先要感謝的是在我準備機械原理時給予我最大幫助的——蔡勝豐(謝智尹)老師。他不僅講解清楚、條理分明,更擅長用生活化的例子說明複雜的原理。像是齒輪傳動、連桿與凸輪機構這些較難理解的主題,經由蔡老師的解說,搭配實際模型和圖像輔助,都讓我能夠清楚掌握核心概念。
剛開始接觸機械原理時我很沒有方向,畢竟這不是高中必修的範疇。但蔡勝豐(謝智尹)老師的教學讓我對這門課有了明確的架構,也建立起學習的信心。特別是他的筆記與重點整理,內容完整,讓我在複習時節省大量時間。
如果你和我一樣來自普通高中,建議一定要選擇像蔡老師這樣能夠由淺入深教學的老師,對於基礎不強的我們真的幫助非常大。
機械電學對我來說是一門比較具有挑戰的科目,尤其高中課程中幾乎沒有涉及這方面內容,因此我必須從零開始學習。由於坊間課程不多,我選擇自行購買參考書並安排自學。
我挑選了一本圖文並茂、針對技職體系編寫的參考書,內容包含直流電路、交流電、電磁學及簡單的控制電路等核心主題。每學完一章,我就搭配練習題來鞏固概念,並用錯題本記下計算容易出錯的地方。
自學的過程很孤單,但也最紮實。我會用筆記統整每一個公式的推導與應用場景,不懂的地方就上網查資料或請教同學。雖然進度不如補習班那樣快速,但卻更能掌握自己學會了多少,哪裡還有漏洞。
我認為準備考試最重要的關鍵就是大量做考古題。歷屆試題是最貼近實戰的材料,我從最早的題庫一路做起,逐年練習並反覆檢討。每份考古題我至少做了三次,第一次熟悉題型,第二次針對錯題重練,第三次模擬正式考試時間操作。
尤其是選擇題,它不僅考基本知識,也常常用陷阱題混淆觀念。我特別會整理出高頻考點與常見錯誤,並整理成一本屬於自己的「考前小筆記」,讓我可以在短時間內複習大量重點。
如果時間有限,我建議至少要完成近五年的試題,因為考試風格變化不大,這些題目基本上就是你的實戰演練。
整個備考期間,我幾乎每天花約四小時讀書。這對大多數人來說負擔應該不算太大。我會將每天的讀書分成兩到三段,例如早自習一小時、晚上兩小時、睡前半小時。每一段時間都會設定明確的目標,例如今天看完機械原理第X章,做完電學練習題10題等,避免漫無目的地「念書」。此外,我也盡量避免長時間苦讀造成疲勞,每讀完一段時間就適度休息。專注時高效率,休息時完全放鬆,讓整體學習品質更穩定。
或許很多高中體系出來的會擔心這項考試偏向技職內容,自己沒有基礎會不會很吃虧。但我想說,這場考試其實不如想像中困難。只要能夠建立起基本概念,並透過考古題強化應用能力,就能穩穩地掌握大部分題目。高中生在數學與邏輯訓練上通常具備一定基礎,只要願意補強專業科目知識,就不會有太大問題。尤其對我們這些讀書習慣比較成熟的學生來說,只要掌握準備方法、保持穩定節奏,就能順利通過。
從一開始的茫然,到後來建立信心、找到方法,我深刻體會到準備這場考試的過程,不只是學習知識,更是對自律與規劃能力的一次磨練。雖然我是來自機械相關科系,但我想說這考試的難度非本科生有看書的話也不是太大的問題,希望大家不要因為非相關科系就喪失信心。
如果你和我一樣來自高中體系,請相信自己也能做到。找到對的老師、買對參考書、堅持做考古題、穩定學習,每天四小時就能讓你離成功越來越近。
這條路沒有捷徑,但也不艱難。只要你開始,就已經比還在猶豫的人領先一步了。祝福所有正在準備的同學,都能順利上榜,為自己的未來奠定穩固的基礎!
真人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