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8專技高考會計師心得-張敬弦

108專技高考會計師心得-張敬弦

#專技高考#會計師 點閱:10


高中的時候男孩子好像都要讀理工,所以就跟著選了第三類組,順勢進入大學理工相關科系,而既然讀理工了,那就順勢當工程師吧,我之前的人生規劃正是這樣一條直線走到底的模式。然而讀到大三,我開始懷疑──人生真的要這麼不加思索、理所當然地走下去嗎?這才讓我認真的去思考「工程師」是不是自己有興趣的工作。畢業後去過運動行銷公司實習,真心覺得有趣,可空有熱忱,卻覺得所學所能毫無用武之地。退伍之後該來的還是必須面對:到底職場人生的第一步要怎麼抉擇?
思考了很久,既然喜歡數字,又想從事商科的工作,不如讀讀看會計吧。

一開始是先去學校旁聽,修修學分,學著學著好像真的有一點興趣。
但興趣這件事不只是書面的東西要有興趣,實務的部分也要有興趣才可能走得長久。進入事務所工作應該就是最好驗證的方式,但非本科系的我,履歷表第一輪就會被刷掉,所以對我而言最快的方式就是參加會計師考試,用成績單來當履歷表。

畢竟不是本科系,觀念完全是0,最快也最有效率的方法就是補習,而補習也有分函授和面授,零觀念的我,很多東西可能要聽幾次才會懂,所以我就選了DVD全套課程,因為它可以在觀看期限內不限次數重複地聽。有些人會說補習是填鴨式教育,這我完全認同,但我同時十分瞭然,補習教育是為了考試合格,最有效率的方式。這些考科我如果要透過學校的學分課全部學完,可能要花個幾年,但我買全套的課程,自己安排時間,兩學期的課就能在一學期修完。

讀了8個月,考過了3科,就拿這3科的成績單去面試,運氣好也錄取了四大會計師事務所。
後續就是邊工作邊讀書,也終於在今年考完所有的考科,順利通過這項測試。
我覺得理工跟商科的東西比較不一樣,理工的範圍比較小,但是鑽研得比較深,而商科的東西,範圍比較廣,但難度不至於真的挖很深,因為更深的知識是實務遇到再去學習的。


第一階段是0~30分:就是建立框架的階段,畢竟大學沒讀過,完全是一個零基礎的人,第一次我會把它當聽故事一樣什麼筆記都不做,完整的聽過一次有個概念:這章節的架構是什麼、內容大致上要講什麼。不懂的地方我都先跳過,就是很快速地掃過一次這個章節的課程。人總是會對於未知的領域感到恐慌,所以我第一次聽的目的就是消除這種恐慌,聽完我大概就會知道「OK!這章我就是要學會這個東西就可以了」。

第二階段是30~60分:就是理解概念的階段,第二次聽我就會開始做筆記,這時候寧可慢,也要聽懂再繼續往下。有時候一個觀念卡住,我寧可今天沒進度,也要想通再繼續讀下去,這個階段是準備考試時最漫長的階段,大概佔了整體60%~70%的時間,但也是最重要的階段。如果這時有好好理解,不論對考試或未來實務,都有很大的影響。

第三階段就是60~100分:就是熟習度的階段。大家一定都會遇到,曾經學過的東西久沒碰一時想不起來,但碰一下,就可以很快回想起怎麼操作的經驗,如果一個觀念你真的通了的話,差異就在熟習度了,這部份真的就只有勤勉努力可以解決了。這部分我會規畫時間表,比如算的科目,每X天至少算一題;背的科目,每X天至少背一次。

考試的道路很長,首先你要知道為什麼而考,有了目標,就要確實執行計畫,成功或許來得快當然也可能來得慢,每個人的人生都有屬於自己的時間軸,只要你堅持,總有到達的一天。
 

  • 108專技高考律師(選試海商法與海洋法)心得林o萱

    108專技高考律師(選試海商法與海洋法)心得林o萱

    我105畢業於三峽大學,在校成績極差,應屆的時候連一試都沒過。中間工作過一段時間後,覺得不適合兼職準備後,改成全職準備,陸陸續續準備到108年才有幸上榜。

  • 107專技高考律師心得-顏宏

    107專技高考律師心得-顏宏

    我先將所有科目函授聽過一次及課本認真看過一次,並且有基礎架構後,再看解題書或爭點書,並將書上的爭點補充在自己的法典上,做成有筆記的法典,若有不熟的,再回去翻課本,增強自己印象,而在考前把法典看到滾瓜爛熟。

  • 113專技高考會計師

    113專技高考會計師 - 楊○鈞(半年考取)

    因為距離畢業已經很多年沒碰書籍,所以幾乎快忘光了,多虧志光補習班幫我找回記憶,發揮了極大的作用!我目前在會計師事務所工作,其實壓力非常大,因為工作忙,再加上忙季要加班,所以今年可以說是犧牲掉所有自己的休閒時間,多虧公司有提供會計師假可以讓我在考前一個月好好奮戰。

  • 熱門國考
  • 國營/專技
  • 在地學子
  • 學員專區
  • 線上試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