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高考一般民政心得 - 桂○彥

112高考一般民政心得 - 桂○彥

#一般民政#高普考 點閱:145

我是在大學剛畢業且服完兵役退伍後即開始準備公務員考試,先前並沒有其他國家考試的經驗,在這段時間,我只有透過興趣的樂器教學來賺取一些零用錢,並沒有一個正職工作,所以讀書的時間也相對較多。

 

我是大學畢業服完兵役後開始準備考國考的,那時看著周遭的朋友們已慢慢步入職場或繼續讀碩士,自己就會有些許的焦慮,認為自己應該快點做好未來的規劃,而父母從小就告訴我公職是個穩定的好工作,加上本人也並不排斥,便開始在網路上看各種公職的介紹、考科、薪資福利等資訊,最後決定選擇考科是大學有所接觸的一般民政,父母希望我能專注地讀書備考,所以這一年內除了從大學就開始的每週1-2次的樂器教學來賺點外快以外,並無其他正職工作,我認為父母的支持讓我沒有後顧之憂,是我這次得以考上的關鍵因素,而在讀書備考的過程中是相當煎熬無趣的,就像在做著一筆不確定有沒有回報的投資,所以剛開始準備時,每次上完課或是讀了一天,都會懷疑自己是否有真正吸收這些知識,這時我就會去找些紓壓的管道,例如與朋友打打球放鬆心情、適當的慢跑等運動,或是看看電影也好,這些抒發壓力的方式雖然對學習知識並沒有太大的直接幫助,但卻可以讓心情穩定下來,讓考生能夠在高壓力的狀況下提升續航力。

在這一年的過程中,我覺得行政法是一科艱難,但性價比最高的一門科目,行政法雖然內容很複雜,且行政法的考題都出的天花亂墜,不只題目字數多,且有時需要轉個彎才能知道這題究竟在問什麼考點,但只要把其中的各個概念弄清楚,在解題時就能一步步將答案推導出來,對此我非常感謝孫權(王鼎域)老師的教學,老師的教學方式並不以學生做筆記為重,而是著重於將概念深植於我們的記憶中,所以會幫我們把容易混淆的不同概念用較多時間講解,讓我們能分清楚,老師也會在課堂中帶我們實際寫申論考古題,讓我們能一邊學習新知識,一邊熟悉行政法解題的格式、脈絡。

行政學與公共政策這兩科的解題思維是差不多了,我認為在解題上,學科比法科更難一些,只寫出基礎很難拿分,要拿高分需要教科書外的內容,如舉實例印證、個人的想法等等,所以解題上需要一些想像力與創意,這兩科光看內容會讓我很容易迷失,不知道自己在讀什麼,但是老師可以鉅細靡遺的講解,讓我能把很多抽象概念弄明白,這次考試中行政學的申論有一題是公共管理的題目,雖然早已知道有可能會出現公管或公策的題目,但公管的題目我接觸甚少,所以行政學並沒有拿到很高的分數,而公共政策在解題時,則謹記著老師的建議,先審題構思,再從好寫的題目下筆,最後時間再慢慢處理相對較難的題目,因此公共政策拿到了一個不錯的成績。

 

備考的過程中很容易自我懷疑,尤其是接近考試的一個月,時不時會懷疑自己真的有把知識儲存在腦中嗎之類的想法,但越到這個時候越不能放棄,想著自己當初為何決定要報考公職,硬著頭皮上考場就對了,如果能撐過去,那自然就有很高的機率上榜。

  • 108高考人事行政心得-林惠鈴

    108高考人事行政心得-林惠鈴

    原從106準備一般民政普考,地特四等皆考取,但因職務與志趣不合,因而毅然轉換人事行政類科的考試,報名板橋志光數位學院107年度的人事行政地特2年班。

  • 113高普考社會行政心得

    113高普考社會行政心得 - 陳○哲(高普雙榜)

    這次有幸可以上榜社會行政,因此想和大家分享一下自己的經驗及淺見。在考試前,我的工作是一位老師,但因為教師甄試不易上岸,因此想要轉換跑道到其他條路試試看,在最初也曾經花費半年時間準備地方特考的地政科,遺憾沒有上榜。也因為如此想要回歸自己大學所學的社會行政,為自己努力看看,至少是自己所接觸過的領域

  • 112高普考資訊處理心得

    112高普考資訊處理心得 - 高○茗(高普雙榜)

    我在大學畢業之後,因為要等義務役的關係,我先去爸爸的公司上班,在上班的同時也在想我之後究竟想要過什麼樣的人生,直到當兵的弟兄建議我可以去考國家考試當公務員,經過一陣子的考慮之後,決定投身進入考國考的行列。

  • 熱門國考
  • 國營/專技
  • 在地學子
  • 學員專區
  • 線上試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