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8高普考人事行政考取心得-曾志翔(普考第1名)

108高普考人事行政考取心得-曾志翔(普考第1名)

高普雙榜/普考第1名

#人事行政#高普考 點閱:1015


     大學時期就讀的是資工系,然而漸漸地發覺自己似乎不是走資工這塊領域的料,因而面臨著迷惘,究竟自己真正的興趣在哪?究竟自己適合往哪發展?而在沒有明確目標的情況下,徬徨、安逸的過著過一天是一天的日子,那時的我只打算混到大學畢業,至少畢得了業,有個學士的文憑。很快的,畢業之際即將來臨,看著同學們有些選擇繼續進修讀研究所,有些直接到社會發展。這時,我深深的覺得自己再這樣下去不行,憑著一張大學文憑,也不是什麼頂尖的大學,加上又不往資工這塊領域發展。這樣的我,到底能做些什麼?又會有哪家公司會要我?

    因此,畢業後,決定先把該服的役期服完,並利用當兵的時間好好的來思考與規畫自己的人生藍圖,剛好親戚之中有是公務員的,看著薪水待遇雖不常調漲,但勝在穩定以及還算優渥的生活,雖然面臨著年改和公務員待遇的調整,仍決定投入高普考這一條路。於是在當完兵後,選擇非本科系生相對好著手的一般行政類科(107高普考),也幸運地上榜了。 然而,在公部門待了一段時間後,思考著這樣的生活是不適合自己,而一般行政的工作自己似乎又不是那麼喜歡,興起了想轉換職系的念頭了,猶豫了很久,畢竟每個選擇都有相對的機會成本在,但與其讓自己之後才來後悔,不如選擇拚一把,因而,轉考了人事行政。


之所以選擇志光的原因,是因為志光的品牌大,相對來說,在師資、課程及相關的軟硬體設備較值得信賴,然後,也因為在行政類科的榜單上榜率比較高,所以才決定選擇志光。


坦白說,這次考試的準備時間很趕,在我決定要轉考類科時,已經是考前的幾個月了,有些正課課程甚至已經結束了,因此,我選擇了視訊課程,好處在於我能彈性自由的安排上課時間,並且藉由播放速度調快1.5倍來彌補進度的不足,所以,若是時間不算充裕或短期衝刺的話,我比較推薦視訊。

   

  大學裡,有很多的科系如公行、政治、法律系的學生等,這些科系的人很多會出來考國考,那麼憑良心講,非本科系的我們在基礎上能贏過他們嗎?答案是否定的。再換個角度想,若是剛接觸國考的人,看到那些準備好幾年的多多少少都會有點壓力。因此,若是想成功上榜,贏過這些人。那麼只有比他們更能夠掌握考試的本質,講現實一點,我們現在學得這些只是來「應付考試」,以高普考來講,我認為以題目本身來講並不算太難,真正難的是考科太多,每一科範圍又很大,讓人有看不完的感覺。因此,書讀不完是正常的,但要掌握基本原則「廣而淺」,我們在準備時,不需要把每科讀到很精通,讀到100分,而要先掌握最基本的觀點常考的重點,並且每一章都要多多少少瀏覽過,不須過度追求完美,想說一定要讀的多深才能考上,「先求60分足以上榜,行有餘力再來求75分」。


每一科的範圍太大,考科又多,除非時間真的很充裕,那麼我敢說沒有人可以把握說他書讀的很熟,全都讀完了,因此,在有限的時間呢,如何真正的把內容吸收進去才是重點。所以,我想告訴大家「讀書不要太老實」,舉例而言,某科有1-10章,很多人可能想說老老實實地把1-10章完整的念過3-5遍,但是我不會這樣做,我會選擇性的安排,比如3-6章是常考的重點中的重點,那麼這幾章我會多讀幾遍,相對其他章就不會讀那麼多遍,但也不會完全放掉,畢竟還是有機率考,只是花得時間不會那麼多,因此,我想告訴大家有時投機不是件壞事,把「時間花在投資報酬率高的地方」,但切記,冷門的還是要看,至少瀏覽過有印象。


許多老師上課都會抄板書,每當台上老師狂寫字時,通常絕大多數的人都是一昧地跟著完全一字不漏照抄,然而,其實這樣做的幫助有限,對我而言,若是「課本找得到的內容我絕不抄」,因此,有時候,當老師在寫一些架構、圖表等,我會先試著翻翻看課本,先試著瀏覽一下課本內容,確定課本沒有或是真正對於我複習有幫助得才抄,「筆記只是幫助用來理解」,只是幫助你更快地掌握,當你把課本抄得密密麻麻、五顏六色,看似好像很認真,然而內容是否自己有真正吸收進去才是重點所在。


高考幾乎以申論為主,普考則是選擇,其實,這兩種類型的題目準備上,我個人認為稍有不同,首先,以申論來講,申論有點像寫作文,考的是你的鋪陳敘述,此外,你也要有足夠的素材量,才能讓閱卷老師認同,因此,在準備申論上,要先能掌握常考的點,許多老師每一章上完後,都會附上一些歷年試題,因此,每上完一章時,可以先瀏覽過,知道他這一章常考在哪,想想自己該怎麼論述,然後,在考前盡可能的擴充自己的題庫量,不一定每題都要寫過練過,而是看過題目,知道考點,想想自己怎麼寫並對照擬達,當你題庫量充足時,你便會有足夠的素材可以寫,就算考得是你沒看過的,但至少可以從相關的去延伸來寫。再來,選擇來講,不需要背的很熟很熟,不像有些學科大小標一定要記熟來,選擇只要有印象選得出答案來,而且,選擇能考的東西太多太多了,不可能每一題每個選項你都有看過,此外,答題速度也要訓練,以高考的25題來講,平常練習盡可能地把時間壓縮在20分鐘內。

 


    首先,我認為「不要認為自己辦不到」,許多人會認為自己的資質不夠,自己比較晚準備,看到那些準備好幾年的就覺得很有壓力。然而,其實上榜的人未必比較聰明,只是相對之下,付出比較多的努力,比較多的決心,並且能夠知道自己的問題所在,而能逐漸修正自己的讀書方式罷了。而那些比你準備還久的人,坦白說,當初也覺得自己差他們滿多的,這樣我還考得上嗎?然而,在一本書看到的一句話,給了我很大的啟示,書裡寫著:換個角度想,他們考了好幾年還沒考上,是不是他們的讀書方式有問題。也因此,只要按部就班,踏實的照自己的腳步,找到適合自己的讀書方式,把該讀的該練習的好好準備,在考前該擔心的是來不來得及讀完,而不是別人很強感覺會落榜考不上。因此,給自己多點信心,國考路上最大的對手就是你自己。

    再來,就是「情緒上的調整」,很幸運地這次就能順利的考上,老實說,當初也覺得自己差了別人一大截,怎麼讀還是讀不完,像是無止境的盡頭。時常感到焦躁讀不下去。這時候的我,不會強逼著自己硬撐下去,我從座位起身,到附近的超商買杯咖啡坐著休息一下,滑滑手機,讓自己稍微放鬆一下,讓自己的心靈暫時擺脫壓力,並好好地回想自己的初衷,堅定自己的決心。適當的壓力能使人進步,然而別讓壓力成為壓垮你的負擔,找到自己的紓壓方式,比如運動、看看漫畫等等,讓自己重新充電一下。

  • 108高考人事行政考取心得-莊絜甯

    108高考人事行政考取心得-莊絜甯

    原先在學校當兼任教師,但發覺鈴響上課鈴響下課的學校生活並不適合自己,因此想轉換跑道。但由於從國小到大學一直都是讀美術班/系,重點都放在術科,別說非本科系了,甚至對於認真讀書這件事都有點陌生,所以剛進補習班時很長一段時間都在摸索,參考其他上榜生的讀書方法,會這麼堅持考公職也是希望有一份穩定的工作,以利未來的人生規劃。

  • 113高普考新聞行政(選試英文)心得

    113高普考新聞行政(選試英文)心得 - 陳○行(高普雙榜)

    大學畢業後,發現自己對本科系所學並不是十分擅長。原本想持續攻讀研究所,以培養第二專長,但因故沒有讀完,故先選擇踏入職場。當初設定目標就是考取公職,因為薪資待遇與民間企業起薪有著一段不小差距,即便在112年7月1日起實施公務人員退撫新制,報考公職誘因減少,但近年(113、114連續2年)軍公教皆有加薪,反觀許多民間企業起薪卻是紋風不動,特別是在後疫情時代推波物價上漲加上通膨效應令人非常有感

  • 112高普考一般行政心得

    112高普考一般行政心得 - 朱○林(高普雙榜)

    在最初的補習過程,由於疫情的影響,而多半是採取居家視訊的模式上課,其較為彈性而能自由安排上課時間,因此我可以將其安排得比較鬆散,每上完一天課則將隔天用於複習以利課程知識的吸收,並輔以口決法協助記憶,過程中用自己的語言詮釋各個標題的內涵以協助對內容的了解

  • 本月主打
  • 函授學習
  • 高普初考
  • 司法考試
  • 警察 警專
  • 國營事業
  • 特考 證照
  • 國考影音包
  • 大學生
  • 服務專區
  • 書記執達執行

    書記執達執行

    法院行政工作,月薪43K以上,錄取率8~10%

  • 錄事

    錄事

    只考四科全部選擇題,月薪32以上,18歲以上即可報考!

  • 法警

    法警

    考題多選擇題,男生最好考的公職之一,高中職畢即可考

  • 監所/監獄官

    監所/監獄官

    多選擇題,高薪,年休180天以上,男生最好的公職考

  • 司法三等

    司法三等

    司法三等 新班課程

  • 律師、司法官

    律師、司法官

    正規班/爭點解題班/極訓班/一二試題庫總複習班 開課

  • 國營事業聯招

    國營事業聯招

    台電、中油、台水10月招考近1000人,起薪 42 k,五年後調薪上看 57 k

  • 台電考試

    台電考試

    台電明年預計招考近 1,000 名,挑戰年薪 60 萬以上

  • 郵局考試

    郵局考試

    內勤櫃台/外勤郵遞業務報名資訊、考試科目、工作項目介紹

  • 中華電信

    中華電信

    【中華電信】全台通訊業龍頭,夢幻職缺NO.1

  • 中油考試

    中油考試

    中油預計年底招考,高雄缺額多,錄取離家近,試用期薪水 30 k,年年穩定調薪

  • 公股銀行

    公股銀行

    八大公股銀行徵才,2025年估破3,000人

  • 中鋼考試

    中鋼考試

    【中鋼】是最接高雄地氣的國營事業,上班地點離家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