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3高普考社會行政心得 - 戴○薇(非本科系)

113高普考社會行政心得 - 戴○薇(非本科系)

非本科系

#社會行政#高考三級#高普考 點閱:150

我是現職公務人員,因分發區離家太遠,每年都參加國考希望有機會能回家鄉服務,成為我唸書最大的動力。由於累積一些考試經驗,大體能掌握考試重點,以社會行政類科來說,近幾年由於少子女化及高齡化的影響,此類議題出題機會較高,另外身心障礙者權益也是近年倡議的重點,相關修法及推行的政策都要留意。志光數位學院有線上課程,讓考生可隨時隨地上課,不受時間和空間限制;志光數位學院亦提供優良師資,老師們有豐富的教學經驗,講解淺顯易懂,能掌握考試趨勢,教導學生答題技巧,報名志光數位學院課程能省去考生自行探索的時間。

以板書為教學主軸,擅長系統性的解釋方式,帶學生逐步分析每個項目,重點部分還會反覆提醒,我很喜歡這種上課方式。程怡(陳怡仁)老師會在FB分享最新的修法內容、釋字判決及法律實務見解,給考生最新的資訊。老師也常常分享上榜學長姊的準備方式和心得,對考生來說是莫大的鼓舞,讓我們看看別人是如何準備國考的,進而調整自己的讀書方式,看到別人辛勤耕耘有不錯的收穫,自己就會更加努力,只要跟著老師的課程安排,循序漸進準備,總有一天也能開花結果、金榜題名。

以往行政法是普通科目,今年改為專業科目占比更重,尤其是申論題部分。在準備申論題時,老師會列常見的出題範疇,包含:法律保留原則、行政處分及行政救濟等等,申論題只需準備老師列出的幾項常見考題即可,每年考試幾乎都是這些題目輪流出現,命中率非常高,能省去考生自己摸索的時間。老師也會定期批改申論題,考生可練習書寫,調整答題狀況,也能觀摩高分的申論題。

老師以電子書方式教導,帶考生閱讀書本內容,可以很清楚的知道目前講到哪個部分,老師也會做重點統整,條理清晰有助於考生釐清相關概念。

湯淮(許雅淑)老師上課很有趣,課程內容扎實,會以版書整理重點,有關理論的部份講解精闢,也常分享社會案例和實務經驗,讓考生對社會工作有更多的認識。

113年社會行政類科考科大調整,有合併及刪減考科的情形,原本社會福利服務及社會政策與立法兩科合併為社會福利政策與法規,這兩科內容本就有所重疊;社會研究法遭到刪除,此科不易準備且難拿高分,因為內容太過抽象,若大學或碩班沒有上過研究法課程,讀起來是很困難的,再加上若不幸考計算題,分數必定很低,社會研究法遭到刪除,對大多數考生而言是一大福音。考科調整後應試只需奮戰2天即可(以前要考3天),我覺得對考生來說是相對有利的,因為考試需耗廢極大的精神及毅力,要有足夠的抗壓性。

根據這幾年的準備經驗,建議可先將老師提供的教材讀熟,一定要練習考古題,選擇題多刷考古題能加深印象,多練習能增加手感,考試時寫起來較為順手,心也會比較穩定。考前必須將老師標記的超級考點再看過一次,投資報酬率很高。唸書疲憊時,可看社區發展季刊轉換心情,內容多為國際趨勢或學者、實務工作者和服務使用者對當前政策及福利服務的一些想法和建議,可以從中擷取心得寫進申論題。也可以瀏覽行政院的網頁,裡面有最新政策可以參考。最後,期勉所有考生,一定要堅持到底,一分耕耘一分收穫,終會美夢成真。

  • 112高普考財稅行政心得

    112高普考財稅行政心得 - 吳○萱(高普雙榜)

    我本身是經濟系畢業,財稅行政的考科有部分跟過往所學重疊,加上每年錄取名額相對其他商業類科多,所以在興起考國考的念頭後,詢問過相關親友的意見後,就決定報名參加財稅行政的考試。

  • 112高普考一般行政心得

    112高普考一般行政心得 - 林○君(高普雙榜/一年考取/非本科系)

    本身並非本科系的學生,畢業於餐飲科系,後來因COVID-19肆虐全台的關係,在此期間考慮了未來生活資金來源的穩定性,毅然決然選擇投奔公務人員一職,並當起全職考生,而一年考取為目標。

  • 111高考人事行政心得

    111高考人事行政心得 - 袁○勛(非本科系)

    我畢業於新聞所,因無實際媒體工作經歷,媒體相關工作求職到處碰壁,歷經無數次投遞履歷或面試,終於進入與本科系毫無相關的法人及私校單位工作,執行政府專案計畫,長期與政府計畫相關承辦人員溝通往來,深刻體驗雙方工作環境的落差,身分不對等,薪資水準更有顯著差距。故,第一個說服理由:我想改變生活現狀,提升生活品質。

  • 熱門國考專區
  • 國營/專技專區
  • 升學課程專區
  • 中壢學儒服務專區
  • 線上試聽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