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8普考一般民政心得-李其烜

108普考一般民政心得-李其烜

#一般民政#高普考 點閱:0

一開始會決定投入報考公職的行列是因為孩子已經漸漸長大,想要轉換不同的人生跑道,並且試著使自己的經濟具獨立性,然而十幾年家庭主婦的生活在求職的過程中並非順遂,亦不容易找到一份合適的工作。就職的困難與挫折加上身旁一個又一個的公務人員,讓我開始嘗試以考試這條途徑求得職業。

對非本科系的考生而言這條路確實有一定的難度,而對一個已經邁入中年又記憶逐漸衰退的家庭主婦而言更是一大挑戰,不只要面對身體老化所帶來的記憶力退化,要面對重新學習新學科的挑戰,更要面對讀書及家庭兼顧的兩難困境。

一開始因為要兼顧家庭,並做好長期抗戰的準備,所以我選擇了數位學院並且報名一般民政高考的考取班。因為先生工作繁忙,有關家事、煮飯及孩子的教養我幾乎一手包辦,剛開始每天投入上課的時間少之又少,第一年幾乎僅看完一半的課程就上場考試,然而平均分數卻差不到5分的這件事實卻使得我信心大增,第二年也僅僅勉強上完所有的課程,直到第三年媽媽在家務上的實質幫忙,才擁有比較多的時間聽課、閱讀。我的時間分配跟一般全職學生有所不同,我是家庭優先,所以花了極多的時間在孩子及家庭身上,以致於每天僅能投入5-6小時在學習。

對於非本科系的學生而言,學習、理解並讀通每一個學科本來就需要一些時間,如果加上每天能投入的時間有限,學習的心態就很重要。剛開始一節三個小時左右的科目,我必須花上九個小時才能稍微理解老師在說什麼,真正讀的通透我花了三年的時間,我一直覺得「樂於學習」是一個很重要的心態,不論你是否有學科基礎,也不論它對你難不難,即使一開始根本不知道老師在說什麼,還是要一而再的告訴自己,我很喜歡,我要試著理解。

我想我應該是老師眼中奇特的學生,在這近四年的學習過程,因為時間的限制,我除了上課、閱讀以及抄老師課堂的版書外,我從來沒有額外花時間在製作專屬個人的筆記,我的想法、課堂重點全寫在課本上,因此每場考試我都是背著一本本厚厚的課本進考場,我也從來不寫申論題,或著花過多的時間看別人寫的申論題,我只看申論題歷年題目,也只學申論題的格式,至於內容我喜歡用自己的語言,自己的思考邏輯填進去,別人寫的申論題即使再好,也是別人的寫作風格,我也沒辦法一字不漏的填入腦中。

我的學習方式是先讀懂、讀熟每一學科,不斷重複聽課,這是我花最多時間的地方,再來就是重點或關鍵字的記憶,每一門學科在腦中形成一個體系架構;再來就是看歷年申論題題目,有空我就會去想,這題申論題我如何寫前言、內容、結語,隨著閱讀時間的累積即使同一題我想出來的答案也會有些微的落差,想比寫最大的好處是不需要紙筆,隨時隨地即使等車、煮飯、做家事、接送小孩都能想,再其次我學習如何串聯每個學科的各部分,甚至是學科之間的串聯,只要遇到不熟悉的部分,我要求自己把它記下來,一有空就去翻課本,一遍又一遍直到記住。

感謝補習班的老師將艱澀的文字內容化為簡單;也感謝在我背後支持我的家人、朋友。我覺得每個考生都應該找到一條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而非複製、貼上別人的學習經驗,投入的時間有限,僅表示考取的時間拉長,並不代表不能考上。只要「樂於學習、持之以恆」終有一天還是能實現的。老師曾說過:「寧願辛苦一陣子,也不要辛苦一輩子」,我想只要願意努力,上天自會安排,生命自會精彩。
 

  • 112普考電子工程心得

    112普考電子工程心得 - 賴○憲

    函授課程雖然無法像實體到班上課一樣,實際接觸到老師上課的魅力和面對面的指導。但優點是可以將你自己不懂的地方,重複播放到自己弄懂為止。更何況每位上課的老師都是經驗老到的,他們的魅力可不是小小的螢幕所能侷限住的

  • 107普考一般行政考取心得-楊雅甯

    107普考一般行政考取心得-楊雅甯

    在大二那年決定投入國考前認知到現在所學專業(財金系),關於未來的就業導向與自己的性向不符,以及考量近年普遍低薪種種因素影響下,趁著白天補習高普考晚上再到學校上課(夜校生),也許畢業後既拿到文憑又可有工作,沒想到這一路我走了5、6年如今終能收割甜美的果實。

  • 108高考會計心得-鄭淑雲

    108高考會計心得-鄭淑雲

    我在2015年6月因為業務助理工作薪水增加幅度不多,而所有接觸工作對會計比較有興趣也對數字比較敏感,而下定決心來到志光報名隔年的高普考會計類組。

  • 熱門國考專區
  • 國營/專技專區
  • 升學課程專區
  • 中壢學儒服務專區
  • 線上試聽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