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高考一般民政心得 - 李○蓁(高普雙榜/非本科系)

112高考一般民政心得 - 李○蓁(高普雙榜/非本科系)

高普雙榜/非本科系

#一般民政#高普考 點閱:8

本身是國立大學企管系畢業,當初選擇當全職考生,也感謝家人的全力支持,給了自己幾年的時間能專心準備,今年終於順利上榜。

 

起初有自己摸索一段時間,後來選擇了有講師,能系統性全面了解高普考內容的補習班上課。因為非本科生,最一開始選定一般行政作為目標報考,最後一年決定改考科為一般民政,幸運的是民政高普考都有上榜。

 

面授課程,老師能根據上課的反應調整進度,申論題的練習跟解答問題也比較方便。

 

1.雙循環的課程能一直保持對課程的孰悉度,老師們都非常樂於解答疑惑,批改申論。
2.馬上模擬答題後馬上講題,能知道自己的思考迴路有沒有問題,找到一知半解的弱點加強。題庫班對於選擇題,申論題的重點整理,經典試題分析都很有幫助。
3.關懷講座、公職王考古題:能快速得到最新的考情資訊,補充一些課程中來不及講解的時事、考點。隨時隨地的用手機都能練習選擇題,控制自己的答題時間跟對於易錯題的提醒。

 

1.國文:今年的新考制取消了公文,導致作文的比分急遽升高。國文的準備大多數還是依靠過去的積累,很難在短時間內有明顯的增長。因此除了老師上課的內容外,並沒有特別投入其他時間。
2.法學知識與英文:同國文一般,對於英文的準備,大多還是吃老本,大致寫過兩三年考古題試試感覺而已。對於憲法、法緒則是需要多看多寫,很感謝老師除了課堂講解簡單清晰,常常帶我們看釋字案例,還會每堂課準備小考,可以很直觀的確認自己是否有了解上次的課堂內容。
3.民法總則與刑法總則:民刑法的架構跟因果連貫很重要,過去的試例跟常用的法條要多看多記,最主要搞清楚前因後果,能用法學的架構一項一項闡述。老師非常善於把打結的思緒整理清楚,容易混淆的觀念都會詳細的解釋。
4.行政學:老師對於上課的內容總是會一再重複重要的觀念,連結前後理論的時序與比較。
5.行政法:補習班安排的兩輪課程,能接收不同老師的精華,錯開的排課時間也可以一直保持對行政法的接觸。第二輪老師的課本、筆記內容很詳盡,能大量吸收不同的法律實例。
6.政治學:老師的課堂筆記很詳盡,看著架構能在短時間內清楚大致的內容,找到自己不孰悉的盲點。上課也會舉例說明,補充最新的時事新聞。
7.公共政策:公共政策不同於行政學,更重視實務案例,需要能說出某項議題政策的內涵。非常感謝老師會仔細地講解重點的題目,最新的考題,一題一題的帶我們分析題目意旨、如何答題的架構。也會提醒我們要持續的練習申論,細心的幫我們批改。只要跟緊老師的步調,就能對近年的考題趨勢重點瞭若指掌。
8.地方政府與政治:老師的筆記架構非常漂亮也很實用,會把重點標註出來,對於初次接觸地方政治的新手非常友善,能讓人快速進入狀況,不會一頭霧水的讀。老師的課程能觸類旁通,連結行政學、公共政策內容。
除了上課聽講外,善用補習班提供的補課時數,多看多聽課本內容,平常多做申論練習跟大量的選擇題刷題,把握近年來的考古題。
很感謝家人的支持,給了我很多時間也沒有後顧之憂的準備考試。也謝謝學儒提供了好的師資課程、上課環境,讓我能在112年上榜。祝有公職夢的各位,能堅持努力成功上岸。 

  • 106高考文化行政-林臻雅

    106高考文化行政-林臻雅

    因為有想要趕快上榜的動力,所以會請教老師、上榜的同學,以及查看歷屆上榜者方法,分析自己的狀態,做出適合自己的策略,以求執行能讓自己進步,研究發現上榜者多半會有使用熟讀課本、認真抄筆記、考古題寫作、組讀書會等等方法,我就一個一個試著做做看,以下主要說明我執行考古題寫作跟組讀書會的心得。

  • 113高普考勞工行政心得

    113高普考勞工行政心得 - 林○立(高普雙榜/非本科系)

    高中時期因為考不上公立學校,只好讀私立高中,而且每學期的成績也幾乎都是班級墊底1-2名居多,在大學錄取率相對較高的年代,以吊車尾的成績考上一間末段班的私立大學,連103年初次開始預備司法特考時,也是今天讀明天忘,越念越挫折,對讀書這件事完全是個門外漢

  • 111高考一般行政心得

    111高考一般行政心得 - 莫○

    我這個人比較特別,在中學時期即有當公務員的想法,覺得一來穩定且薪水不差,二來對於公共事務及公共服務也有些興趣;大學時期則是現實因素占了上風,覺得即便是國立大學畢業,社會科學相關科系的專業並不為就業市場所需要,多數可勝任的工作待遇並不理想。因此決定於大四這年投入國家考試,希望能得到一份待遇不差的工作,不要陷入畢業即低薪或失業的窘境,也期盼能有機會在工作的過程中參與公共事務的推行。

  • 熱門國考專區
  • 國營/專技專區
  • 升學課程專區
  • 桃園學儒服務專區
  • 線上試聽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