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2高考資訊處理心得 - 王○禎(一年考取)

112高考資訊處理心得 - 王○禎(一年考取)

一年考取

#高普考#資訊處理 點閱:222

大三下的時候確定以後朝公職體系邁進,考量各類考試之考科共通性情形下,發現技術類科之專業科目共通性高、變化少、機會多,包含高普考、地特、關務等國家考試以及經濟部國營聯招、港務等國營事業,都有招募資訊人員,且報考人數及錄取率穩定。
起初自己讀普考範圍之考科,搭配坊間教科書及所學,普考、地特、關務皆數分或數名之差,最終在大四畢業前錄取國營事業,便以此為經濟基礎繼續拚高考。
規劃高考讀書時,經衡量自身所學及坊間教科書,高考實在太困難了。大三曾與同學遍訪國考補習班,也曾翻閱各家補習班教材,當時已有3~5名同學都選擇志光,加之上班後實在無暇再去一一訪問補習班,即選擇志光之函授課程,既保留彈性上課時間,又可不斷複習,且課本、板書等教材編寫方式較為明瞭,易於課間及課後相互對照吸收並製作自己的筆記。

 

共同科目部分配比不重,國文與英文仰賴自身程度,不應浪費太多時間。法學部分因近年減少題目數量,且專業科目中並無相關考科,簡略紀錄章節要點、法規概要、歷屆常見題型,並用公民常識搭配就可以應對。

 

專業科目需要謹慎分配時間讀,可分為程式邏輯類、資訊理論2大面向。程式邏輯類如資料結構、程式設計、資料庫等科目,尤其以上三者涉及整體程式邏輯的構建,一起讀比較能相互比較,比如程式設計講到演算法時,需要對照資料結構較為詳盡的演算法細節設計。資訊理論的資訊管理、資通網路與安全、系統專案管理等又可說是一個小圈圈,但內容繁雜需要題海戰術,比較適合讀程式到厭煩時換個口味繼續讀。
在讀書心法上,可分為時間安排、讀書方式、筆記方式。
1.時間安排:
必定很多人說要利用零碎時間,但零碎時間吸收效率太差,零碎時間用來放空自己、回想課程內容,再利用完整的時間上課或解題,印象更深刻。
2.讀書方式:
讀書方式其實跟著志光的課程安排就好,一次一科,一日兩堂至三堂,老師的板書要自己抄寫,再對照函授的板書筆記是否有比較大的差異,對於比較難理解的地方不要之後再看,一定要一次就懂,寧願吸收完整也不要貪多。
3.筆記方式:
筆記方式我的作法比較麻煩,先前自己準備普考時,是將課本內容自認為重點的,摘述到A4大小的word檔,條列式地將書中要點加上自己的融會的想法,不但大大加深印象,又能快速編輯,也便於日後複習可以快速閱覽,遇到不會才開課本。這個方法比較適合學生或全職考生,但需要注意哪些是老師授課所述的重點,千萬不能題海戰術,否則浪費時間。
資訊處理類科有點算偏科,志光也僅有3位老師授課,其中曹勝老師教授資訊管理、資料結構、資通網路與安全、系統專案管理,授課方式極為老練,講解課程內容會搭配考古題,進度較快,廣度深度兼具,但課本有時內容太多,也有小部分章節內容與前章重複,但跟著老師上課前整理的板書,搭配耳提面命的重點考古題型,即可快速抓到章節要點。
簡明老師的資料庫應用都是重點,內容毫無冗贅,老師偏重以範例講解課程,並且以極為精簡的文字撰寫課程,應可不必另外製作筆記本。
陳凱老師的程式設計偏重自我思考,透過小題目讓同學釐清程式邏輯盲點,不過程式語法之間差異太多,仍需掌握邏輯,而非純粹了解語法。
總言之,秘而不宣的讀書、把握任何相似的考試、堅定自我抉擇、適當調整讀書方向,可說是我此次上榜的心法。

  • 106高普考人事行政考取心得-張琳

    106高普考人事行政考取心得-張琳

    曾經在書上讀到這句話"為了自己的理想與目標,即使被人嘲笑,也要有堅持下去的勇氣"。而擔任公務人員,就是我人生的階段目標,雖然身邊有些人不看好、甚至等著看笑話,但為了成就這個目標,必須全力投入,並且找到方法,讓自己在最短的時間內上榜。

  • 110高考戶政心得

    110高考戶政心得 - 徐○忻(9個月考取/非本科系)

    每個人的讀書習慣本來就不一樣,不需要要求自己和上榜生有著一模一樣的方法。

  • 110高普考人事行政心得

    110高普考人事行政心得 - 陳○安(非本科系/高普雙榜)

    由於自己完全沒有接觸過法律,因此在選擇補習班時,是以試聽的時候,老師的說明是否能夠使我理解與聽得懂為原則。有些人比較喜歡板書與筆記的形式,我覺得這部分可依自己的需求進行選擇。而視聽之後,認為學儒的老師,可以將一個觀念以簡單、清楚、有條理的方式闡釋與呈現,讓一個沒有接觸過法律的人聽得懂。

  • 本月主打星
  • 司律/轉學考
  • 司法/調查局
  • 警察/警專
  • 高普地特初等
  • 班級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