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3地方特考三等人事行政心得 - 朱○綸(花東區第1名)

113地方特考三等人事行政心得 - 朱○綸(花東區第1名)

花東區第1名

#地方特考三等 點閱:5

大學畢業後短暫的去公司工作,因為薪資較低,也比較沒有發展性,再加上自己有報考國考的意願,還有家人的支持,所以在111年辭掉工作,做了將近2年半的全職考生。因為大學畢業於中文系,所以認為申論題的撰寫部分比較好掌握。

我選擇的是視訊課程,因為上課時間可以彈性安排,還有雙師資可以選擇,可以依照自己的步調無限次觀看。在111年報考全科的年度班加上題庫班,112年在家自學,成效不佳,113年再次選擇視訊課程,但只報名專業科目的年度班。因為在家總是無法專心唸書,需要到補習班這樣的環境。

行政法幾乎完全是以考試導向準備課程內容,認真聽完每堂課,將選擇題的題庫書刷完,會有很大的成效。

用有邏輯的方式教學,板書和解說簡單易懂,也會糾正一些國考中以訛傳訛的觀念。

老師常用畫圖的方式教學,雖然筆記抄的很累,但解說的很詳盡,是很用心的老師。

(1)我有拖延症,因此去找一本名叫拖延症心理學的書,時間不夠就是跳著看,找出自己拖延的原因,例如我屬於害怕失敗型,以及該如何解決。書中說到這類型的人會將「自我價值=能力=表現。抱持成長心態是破除『自我價值觀等式』的一種方法。表現不僅不代表你的個人價值,也不再是你最關切的重點!重要的是你學到什麼,對什麼感到興奮,你有什麼進步,結果無關緊要。『能力』不再是固定不變的東西,而是可以改變與開發的。」這句話對我幫助很大,畢竟在國考這種極度不確定的狀態中,唯有不懈的努力才能成功,落榜不代表我們的能力不好,不代表是沒用的人(自我價值),僅代表我們的表現,一次(或多次)的表現不好而已,重要的是要抱持成長心態,持續提升能力。

(2)我最大的問題就是時常不想打開課本,總是拖著不去看,以及無法閱讀長文章,不過因為課本大多不是彩色,也沒有圖畫以及如同影片一樣的視覺與聽覺雙重刺激,難以專心,所以才需要上課,當作是YouTube 影片看了,因為能專注看書的時間較短,所以我會上到一個段落之後按暫停,再看課本複習,或是書本先預習一個段落或章節,然後再點開課程影片觀看那部分的講解,分段閱讀能夠增加看書本文字的總體時間。老師講解僅能帶你入門,用最淺顯易懂的話語解說,因為申論作答需要閱讀課本文章才能增加寫作的深度,避免過於口語化,故仍要透過書本上的文字進行撰寫為宜,特別是專有名詞的部分,才能顯得專業。

(3)歷經4次落榜,每次落榜後須重新制定策略,照著自己安排的課程表,努力準備一定可以考上。若是落榜的話也不用擔心,塞翁失馬焉知非福,若是在還沒準備好的情況下考上,能選填的志願也變少了,反而落榜後的下一次一定能考上更好的成績,排名更前面,選擇也變的多元。

(1)課程一定要上完至少一輪,每一科也都配有解題書(申論或選擇),選擇題庫書一定要刷完題目,連詳解也要細看。

(2)我有另外用excel 做簡單的課表與日程表,統計讀書時間,督促自己唸書。

歷經了考科刪減,剛開始也非常焦慮,但危機即是轉機,反而這是我們的優勢,可以在考銓或是公共人資中間穿插一點點各國人事制度,替文章增色。

  • 107地方特考三等電子工程心得-林益平(台北市第2名)

    107地方特考三等電子工程心得-林益平(台北市第2名)

    從材料科學研究所碩士畢業後,評估就業市場及個人因素後,決定給自己全職一年的時間準備考試,很幸運地在106年考取普考電子工程到高速公路局底下的單位工作。在工作之餘利用空閒時間繼續準備三等考試,107年幸運地錄取地特三等電子工程。

  • 107地方特考三等教育行政心得-游慧君

    107地方特考三等教育行政心得-游慧君

    我不是剛從學校畢業的年輕女孩,而是一個育有三個小孩的媽媽,91年畢業於師大國文系、92年實習完取得教師證後,我並沒有像其他同學一樣到處參加教師甄選,而是走入了婚姻,並且為了照顧小孩方便,聽從婆婆的建議進入壽險公司擔任業務員。10幾年後,小孩已漸漸長大,我開始思索未來的路,考量教師的缺額數不多,也已多年沒有任教,因此選擇參加高普考,往教育行政的方向邁進,並因為必須兼顧家庭,選擇視訊課程。

  • 106地方特考三等教育行政-姜雅玲(雲嘉區榜眼)

    106地方特考三等教育行政-姜雅玲(雲嘉區榜眼)

    等到真正投入國家考試行列時,當時的我已從學校畢業並回到家鄉,考量到交通不便及唸書習慣等因素,我選擇了函授的DVD課程,不僅節省了往返補習班的通勤時間,也讓我可以自由規劃課程的進度,整個上課過程彈性很多。

  • 熱門國考專區
  • 國營/專技專區
  • 升學課程專區
  • 中壢學儒服務專區
  • 線上試聽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