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在大四的上學期末報名補習班的,因為時間緊迫,加上當時還要同時備考其他考試,在同學的建議下決定報名補習班。補習班最大的幫助就是能在各科看似無範圍的內容裡整理出必考重點,在最短的時間內將重點掌握,並且配合考古題,能加深對重點的印象,也會在不知不覺中建立起對考題的熟悉程度,其實整個課程上完也就已經將近幾年的考題同時做過,在配合題庫班就很足夠(個人經驗看起來其實題庫班的難度比正式考試難很多,所以如果題庫班的都能熟練,做回歷屆就會覺得得心應手,考試時也不會有太困難的題目會難倒你),也不需要再去買外面的題庫。
在上課時,雖然補習班都有附老師的板書筆記,但我覺得還是要做一份自己的重點整理。我通常都是上課時會先用鉛筆簡單地在課本旁邊寫一些關鍵字,跟著老師說的內容用螢光筆劃記,下課後再整理成自己的重點筆記(這點真的很重要!!!我因為時間關係有一科沒有整理筆記,就與其他科差了快20分!寫起來體感也差很多)。因為是重點筆記,我覺得是要重點一目了然,最好是用表格或圖像做成筆記,有時候在做題目時會有意想不到的幫助(記得在考教育理念與實務時有一個題目我突然想不起來它的答案,但記得它在我的筆記裡的第幾頁的哪個位置,就開始去思考那區還記得得關鍵字有哪些,然後就真的被我搜尋到了!)。很多人說的錯題筆記本我覺得也是有必要去做的,畢竟大考中心的考點很大概率都會重複,如果一直因為同一個考點而失分真的很可惜。但我自己實在懶得再另外做一本錯題筆記本,所以我是直接將重點筆記與錯題筆記融合,一開始書寫的筆記是黑色(必考重點是紅色),錯題的部分整理成重點(不是直接抄題),用綠色寫在該部分內,如果再錯第二次就變成紅色、第三次加黃色底,依此類推,到最後整份筆記最顯眼的就會是你錯最多的部分,考前總複習時也會一目了然。
還有一個小tip,通常都是會先將課程看完,才開始看題庫。在題庫之前可以先做一次歷屆試題(從大考中心下載下來的那種)了解自己目前程度與熟悉度大概在哪裡(雖然老師在課堂中就有讓我們做過了,但自己真的寫一整份的感覺還是有差)。如果時間比較緊迫,就可以運用空閒時間先把題庫做一做,影帶部分只需要針對自己做題時不確定、錯誤的題目看就好(但最重要的還是要做錯題筆記!)。然後我覺得和之前的升學考試很不一樣的是,要如何確定一個題目自己到底是不是真的會不是看有沒有選對選項,而是做題時你的思考脈絡是不是順的,但凡有任何一點不確定或是卡住(包含四個選項裡為什麼選這個,另外三個不能選的理由是什麼)就是要回去翻書或看老師講解,這樣對之後寫申論題會有很大的幫助(申論題就是很需要清晰的脈絡),也可以同時顧到好幾個重點,事半功倍。
申論題也是教檢很重要的一部分,我算是蠻晚才開始練習的(一個月),但我個人感覺拉三個月會好一些。我的方法是一開始先根據老師給的答案,清空大腦直接輸入就對了(好像有人會說可以先自己試著寫看看,但我因為時間關係沒有這麼做,這部分大家就自己見仁見智),大概這樣蓋著寫五次後(申論一樣要做錯題,方法與前述相同)就可以開始整理了(我自己是被到一字不差的那種,但我同學是挑重點背,所以還是看個人習慣)。因為其實會出的考點就是那些,我自己就有整理一份是申論題的各個主題及其題目,基本上只要一個大主題你能寫出一個公版答案就夠了。(例:如何增進學生的學習狀況近幾年出蠻多,情境跟敘述都有不同,但答案不外乎就是寫行為論、歸因論那些就一定都會對)但值得一提的是,我這次考試的申論跟往年長的差超多,整個更活了,所以有過實際教學經驗的真的很吃香,所以如果系上有實習相關課程可以多多去參加體驗,真的會有很大的幫助。
整個備考過程中我覺得最重要的是要妥善分配時間,在考前三個月開始調整作息配合考試的時程複習,讓自己習慣哪個時間要做哪些事情,比較不會在考前因為作息問題而影響複習成效。考前一天把自己讀的複習好(我考前一天就被其他同學問一些無關緊要的問題導致陷入及達恐慌,但其實沒必要),只要有跟著補習班讀就一定夠了。
真人客服
填單好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