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3高普考社會行政心得 - 戴○薇(非本科系)

113高普考社會行政心得 - 戴○薇(非本科系)

非本科系

#社會行政#高考三級#高普考 點閱:150

我是現職公務人員,因分發區離家太遠,每年都參加國考希望有機會能回家鄉服務,成為我唸書最大的動力。由於累積一些考試經驗,大體能掌握考試重點,以社會行政類科來說,近幾年由於少子女化及高齡化的影響,此類議題出題機會較高,另外身心障礙者權益也是近年倡議的重點,相關修法及推行的政策都要留意。志光數位學院有線上課程,讓考生可隨時隨地上課,不受時間和空間限制;志光數位學院亦提供優良師資,老師們有豐富的教學經驗,講解淺顯易懂,能掌握考試趨勢,教導學生答題技巧,報名志光數位學院課程能省去考生自行探索的時間。

以板書為教學主軸,擅長系統性的解釋方式,帶學生逐步分析每個項目,重點部分還會反覆提醒,我很喜歡這種上課方式。程怡(陳怡仁)老師會在FB分享最新的修法內容、釋字判決及法律實務見解,給考生最新的資訊。老師也常常分享上榜學長姊的準備方式和心得,對考生來說是莫大的鼓舞,讓我們看看別人是如何準備國考的,進而調整自己的讀書方式,看到別人辛勤耕耘有不錯的收穫,自己就會更加努力,只要跟著老師的課程安排,循序漸進準備,總有一天也能開花結果、金榜題名。

以往行政法是普通科目,今年改為專業科目占比更重,尤其是申論題部分。在準備申論題時,老師會列常見的出題範疇,包含:法律保留原則、行政處分及行政救濟等等,申論題只需準備老師列出的幾項常見考題即可,每年考試幾乎都是這些題目輪流出現,命中率非常高,能省去考生自己摸索的時間。老師也會定期批改申論題,考生可練習書寫,調整答題狀況,也能觀摩高分的申論題。

老師以電子書方式教導,帶考生閱讀書本內容,可以很清楚的知道目前講到哪個部分,老師也會做重點統整,條理清晰有助於考生釐清相關概念。

湯淮(許雅淑)老師上課很有趣,課程內容扎實,會以版書整理重點,有關理論的部份講解精闢,也常分享社會案例和實務經驗,讓考生對社會工作有更多的認識。

113年社會行政類科考科大調整,有合併及刪減考科的情形,原本社會福利服務及社會政策與立法兩科合併為社會福利政策與法規,這兩科內容本就有所重疊;社會研究法遭到刪除,此科不易準備且難拿高分,因為內容太過抽象,若大學或碩班沒有上過研究法課程,讀起來是很困難的,再加上若不幸考計算題,分數必定很低,社會研究法遭到刪除,對大多數考生而言是一大福音。考科調整後應試只需奮戰2天即可(以前要考3天),我覺得對考生來說是相對有利的,因為考試需耗廢極大的精神及毅力,要有足夠的抗壓性。

根據這幾年的準備經驗,建議可先將老師提供的教材讀熟,一定要練習考古題,選擇題多刷考古題能加深印象,多練習能增加手感,考試時寫起來較為順手,心也會比較穩定。考前必須將老師標記的超級考點再看過一次,投資報酬率很高。唸書疲憊時,可看社區發展季刊轉換心情,內容多為國際趨勢或學者、實務工作者和服務使用者對當前政策及福利服務的一些想法和建議,可以從中擷取心得寫進申論題。也可以瀏覽行政院的網頁,裡面有最新政策可以參考。最後,期勉所有考生,一定要堅持到底,一分耕耘一分收穫,終會美夢成真。

  • 108高普考人事行政考取心得-曾志翔(普考第1名)

    108高普考人事行政考取心得-曾志翔(普考第1名)

    大學時期就讀的是資工系,然而漸漸地發覺自己似乎不是走資工這塊領域的料,因而面臨著迷惘,究竟自己真正的興趣在哪?究竟自己適合往哪發展?而在沒有明確目標的情況下,徬徨、安逸的過著過一天是一天的日子。剛好親戚之中有是公務員的,看著薪水待遇雖不常調漲,但勝在穩定以及還算優渥的生活,雖然面臨著年改和公務員待遇的調整,仍決定投入高普考這一條路。

  • 111高普考一般行政心得

    111高普考一般行政心得 - 陳○涵(應屆考取/一年考取)

    誤打誤撞進入了師範院校,但沒有想要當老師的意願,考慮到自身無任何一技之長,且認為對於讀書有一些天分,又嚮往穩定的工作,因此決心在大四系上較少課程時選擇投入公職考試

  • 113高普考文化行政心得

    113高普考文化行政心得 - 郭○禎(高普雙榜)

    大四那年,因修習系上老師開的一門博物館見習課程,接觸與博物館相關的事務後,萌生想要從事文化相關工作的念頭,而自己就讀的學科要到業界找工作並不容易,深思熟慮後,決定報考高普考文化行政類科。畢業後,到志光數位學院購買課程,因考量通勤問題與讀書時間彈性,因此選擇在家上課的模式,開啟了在家備考的考生生活

  • 本月主打星
  • 司律/轉學考
  • 司法/調查局
  • 警察/警專
  • 高普地特初等
  • 班級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