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2普考地政心得 -郭○騰(4個月考取/應屆考取)

112普考地政心得 -郭○騰(4個月考取/應屆考取)

4個月考取/應屆考取

#地政#高普考 點閱:158

最初的備考動機是考取地政士,但在同學及補習班的建議下,我也報名考科組合類似的地政類科普考。考完當下其實並沒有什麼把握,最後應屆上榜簡直出乎意料。

我和很多人一樣,大學都無心課業及考試,大多時候都在玩樂中度過,所以在校成績並不理想。去年5月(大三下學期)看到同儕一個一個收心計畫未來,我也若有似無地意識到必須增進本科專業,在比較各家補習班後,考量能彈性上課及自主安排課程進度,於是毅然決然選擇超級函授,準備隔年的地政類科普考。

然而,有想法沒做法的我一直到了今年的三月(大四下學期)才開始靜下心來準備考試,距離畢業越近,對前途的焦慮越發強烈,這樣的壓力驅使著我每天早上九點到學校閱覽室報到,待到晚上十點回家。

距離七月普考,時間僅剩四個月,我花一個月的時間高效率看完函授課程,補習班老師扎實的教學內容,幫我快速打下基礎、進入狀況,剩下的功夫其實也很單純,就是不斷複習、作筆記、寫考古題。一直到六月,其實對考科內容及答題技巧已經趨近熟練,於是我調整步調,考前出遊、運動、畢業、搬家,再用剩下的時間唸書。取代高強度備考的緊繃精神,我改用輕鬆且自信的心情迎接普考。

   

民法是接觸時間最長,也是我最不拿手的科目,除了複習學校的上課筆記,也搭配閱讀補習班教材,更多時候不斷練習各類科的民法歷屆試題,做為主要備考方向。

 

土地法規的內容廣泛,卻是我相當喜歡的科目,主要就靠補習班老師的教材,圖表式的教學內容,除了幫助我快速理解法條,也能在答題時清楚論述法規架構。

 

這科我花的時間相對較少,僅閱讀土地法規的教材,考前一個月針對現行土地使用計畫、國土計畫等章節深入理解。

 

土登內容大致可分為前半的理論與後半的實務,考試重點多半落在實務章節,統整老師提供的各項口訣並且不斷複習法條,再透過抄寫解題書,瞭解答題技巧與考試重點。

 

國文只需閱讀作文佳作即可,英文則沒有特別準備,但法學知識是最陌生的內容,好在為全選擇題,我在考前一天練習三年歷屆試題,並逐題訂正,發現同樣的類題會不斷出現,只須建立基本概念即可應考。

 

一直以來我對申論題非常恐懼,但補習班提供的歷屆試題及解答給予我很大的幫助。一開始寫考古題時,無法掌握速度,也常常答非所問,但經過一次又一次的練習、訂正,逐漸掌握答題技巧,才克服心中的申論地獄。考試其實就是日常練習不斷的累積,每過一段時間,我就會重新檢視曾寫過的題目,會發現答題的篇幅及架構隨時間會越趨完整,每每看到自己進步的足跡,就會覺得一切努力都是值得,也會對考試更有信心。

我的備考時程嚴格來說只有三個多月,也因為起初著急立竿見影,所以沒有掌握好唸書進度及時間管理,導致常常睡眠不足,壓力非常大,直到後期學會適時放鬆心情,將休息及唸書時間確立分明,才讓我更有力量面對考試。其實,備考的過程就是在和時間賽跑,但並不只是義無反顧往前衝,而是要妥善管理時間、落實每日讀書計畫,此外,也應注意身心健康狀態,保持自信心並找到適合自己的讀書方式,透過一點一滴實力的累積,才能以正確態度面對未來的考試。

  • 106高普考財經廉政考取心得-陳水彬

    106高普考財經廉政考取心得-陳水彬

    近年來台灣經濟衰退,傳統產業陸續出走,面臨公司裁員倒閉、中年失業危機,公職的穩定性宛如黑暗中一盞明燈,便毅然決然走上這條道路。(高普考財經廉政考取)

  • 113高考教育行政心得

    113高考教育行政心得 - 陳○芳

    國立大學英文學碩士畢,碩士期間才修中等教育學程,不太算教育本科。畢業後有兩年教學經驗,但過程中愈來愈覺得自己不適合教學工作而萌生轉換跑道念頭,於是在第二年學校未續約後開始全職準備考試

  • 112普考人事行政心得

    112普考人事行政心得 - 林○君

    我選擇面授課程,因為明白自己自制力不是很強,若選擇函授很有可能半途而廢,且面授課程可以親自到補習班感受考試的氛圍,身邊的同學都是正在準備公職的考生,所以上課不得不打起精神。下課也可以跟同學分享交流準備考試的方法或是抒解考試壓力的方式,認識幾位考友比較能提升學習的動力。且課業有問題也可以當面詢問老師,老師都很有耐心也很親切為同學解答,所以我認為面授課程是幫助自己更快進入考試狀況的選擇

  • 本月主打星
  • 司律/轉學考
  • 司法/調查局
  • 警察/警專
  • 高普地特初等
  • 班級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