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8初等考交通行政考取心得-劉人豪

108初等考交通行政考取心得-劉人豪

#交通行政#初等考 點閱:1

從小到大我的夢想就是想到鐵路局工作,在大學時便填了運輸管理學系,直到大四時,經過家人的推薦,購買函授鐵路運輸營業和初等考交通行政一起準備。
 
為了完成鐵路夢,只準備了六個月,在大四時參加了鐵路特考佐級運輸營業的考試,面臨最大的挫敗,發現自己在共同科目和專業科目準備時的不足,於是想在隔年捲土重來。
 
後來,由於視力及體力因素,放棄到鐵路局而轉考交通行政,我分別在106、107和今年參加初等考交通行政來圓我的交通夢。在初等考方面,106第一次跨考,也發現自己在法規子法準備的不足和其他科目的不理想而名落孫山;在107年,由於106考完初等後,有意轉戰普考而購買普考課程,才發現自己在交通行政法規方面除了課本的母法,相關子法也要非常熟悉;運輸學則是配合普考課程老師的進度和相關的參考書籍相輔相成;每日熟讀國文在字音形、字義、古文觀止和國學常識;公民則跟著函授老師的筆記和課程,終於在107年考試時進步了,只差了3.4分,相較於前兩次考試,給了我很大信心。在準備108初等時,我就複製107初等的經驗並加上研讀每次高普考、地方特考的出題方向和歷屆初等的演練以及注意修法和時事,終於在今年成功上榜。
 
交通行政:林老師在課本中,將交通行政九大母法及相關子法做了詳細介紹,以及交通行組織和各種交通行政理論,這些歷屆試題常出現的題目,老師在課堂都會舉例說明,我做筆記時都會將例子抄下;韓老師則是讓我從課程中了解到交通行政法規母法及子法在申論要點,而我一改其獨法規的模式,注意每項母法法規必考處及仔細研讀每個子法,並注意修法。
 
運輸學:老師的運輸學課程讓我在運輸學這科有很大的進步,他在每個章節都會做詳細說明,並做許多筆記,用淺顯易懂的方式讓大家了解。此外,在課堂上,他也會針對歷屆高普考、地方特考的出題方向和歷屆初等告訴大家出題方向和時事,加上自己為運輸相關科系畢業,老師的課程講解讓我在運輸學能更快上手。
 
國文:金老師是我國文初等最重要的帶領老師,他在課程中詳細講解各個國學常識、必考題辭、書信用語和歷屆必考試題中重要古文篇章及各種題型解題方式,古文觀止也是老師建議下來閱讀,讓古文閱讀和解題能力提升;林老師則是在課程中告訴大家必考國文題型方向及帶領大家做詩詞曲部分篇章閱讀提升大家這方面的解題能力
 
公文:郭老師在密集的課堂中,經由他所編輯的課本和課程上針對公文重點和歷屆試題解題,讓我在公文題型有很大幅度的進步。
 
公民:陳老師針對每一個篇章中的主題做詳細的講解,並帶領大家做部分歷屆試題和說明考題出題方向,讓我在公民這科能得心應手,同時,我也會注意法律方面修法和時事。

英文,從課程中,學到國考文法、閱讀測驗和克漏字的解題方法。我建議大家可以把歷屆高普考跟初等的試題做完,遇到不會的單字就查,並多做閱讀和克漏字測驗始熟悉度增加。
 
我覺得公職考試就是圓自己的一個夢,白天工作,晚上回來挑燈夜戰。在這一段歷程中,雖然有家人的陪伴和支持,自己有時無助時,也會想想──我考上的目的不就是圓自己的一個交通夢嗎?我也建議同學,一定要及早準備,掌握自己的考試科目方向和掌握對的準備方法,最重要的是,課程一定要聽熟,考古題一定要做熟,才能金榜題名。

  • 113初等考一般行政心得

    113初等考一般行政心得 - 粘○容(連續考取)

    我畢業於國立大學歷史系,在大三時開始補習準備考試,並報考112年初等考,當時順利錄取,便先報到,在職繼續準備考試,但是開始上班之後,讀書時間大幅減少,效果不如預期,當年普考成績離錄取分數只差一點,我覺得自己需要更充裕的時間準備,便決定離職,並於同時報考112年地特四等、113初等考一般行政,結果雙雙上榜

  • 107高考交通行政考取心得-陳信甫

    107高考交通行政考取心得-陳信甫

    雖然我報名補習交通技術跟考上的交通行政在專業科目僅有運輸學與運輸規劃學相同,但我認為在某些議題上概念是可以互有往來的,自己的補習聽課方式一天只聽一個科目,一天上2至3堂,覺得老師講太慢或喇咧太多就快轉或加倍速播放,從早上10點到晚上6點,然後晚上回家吃飯好好思考當日所學並休閒放空看看時事新聞或影片,日復一日,個人覺得補習班的申論批改很有用

  • 109初等考一般行政心得-陳○榆

    109初等考一般行政心得-陳○榆

    踏上國考這條道路,是源於家中長輩親戚多為軍公教或國營事業的人員,他們日積月累的勸誘著,訴說著考上國考後的種種待遇、種種福利。久而久之,身為公務人員的美好,彷若展現在我的腦海,開始支配著我的意識,從而促使我毅然決然地放棄舊有的工作,踏上名為國家考試的征途。

  • 熱門國家考試
  • 國營/證照考試
  • 國、高中升學
  • 勤益科大專屬
  • 函授線上試聽
  • 太平學儒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