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是交通相關科系畢業的,而在畢業後沒有明確的目標,覺得公務員的工作穩定,加上對交通技術的考科有一定程度上的了解,所以才決定報考。除此之外,交通技術近幾年的缺額也很多,而且競爭人數相對於行政類科少,所以錄取率也蠻高的。
很多朋友建議,也有不少認識的人在志光補習。試聽過後對上課內容很滿意,輔考資源也很多,所以選擇了志光數位學院到班上課,到班是上課好處就是不會想要滑手機或是做其他事情,可以專心上課,而且學習環境跟設備都很好,上起課來很舒適。
這科最重要的就是模式建構的部分,像是「總體需求預測模式」。雖在大學時沒有認真學習,導致剛開始準備時有很大的困難,但只要多練考古題,也願意花時間去理解,很快就能熟悉。除此之外,老師也都會在上課時花很多時間講解重點部分,教學淺顯易懂,有跟著抄寫上課筆記對日後的複習很有幫助。
相對於其他科目不同的是,時事跟法規考出來的機率很高,尤其是在當年度有重大的交通時事新聞或交通法規修訂,因此除了教材及老師補充的資訊外,平常還要花一點時間上網看交通相關新聞。像是168交通安全路口網、交通部全球資訊網,都可以從中收集到重要的時事資訊。
老師的上課氛圍很輕鬆,偶爾也會分享生活樂趣或鼓勵同學,上起課來並不會覺得壓力很大,就算是一些較困難的內容,也講解得很仔細、很有耐心。老師也把考古題分門別類,把相關主題的考古題整理在一起,可以更快理解觀念,也能更清楚知道自己有哪些觀念還不熟悉。
考試的範圍非常大,準備起來就會相對辛苦很多,不過老師都會把重要的觀念講解得非常清楚,只要上課有認真聽,有做好筆記,加上多寫考古題,就算考試時遇到完全沒準備到的題目,也能運用平常練習的成果寫出好的內容,拿到一定的分數。
屬於比較新的考科,考古題相對少很多,比較難練習。不過,老師也整理出完整的教材,只要熟讀教材,並花時間背誦,就可以拿到好分數。除此之外,運輸工程有很多公式,把公式記熟,並且會畫示意圖,可豐富作答內容,進而取得較高分數。
不太需要特別準備,每個月都有使用作文申論批改的資源,只要都有花時間寫,就會知道自己大概可以拿多少分。
有空就看一點英文單字,然後練考古題,就沒什麼問題了。
因為交通技術的專業科目剛好五個,所以除了跟著課程學習外,我會在周一至周五安排每天念的科目,然後在假日時會把這禮拜覺得需要補強的地方多念一點。而且,交通技術的每個科目可以說是有一點關聯的,譬如運輸學的內容有包含到交通工程的基本觀念,所以在準備上可以減少一點壓力,學起來就不會太辛苦。
一開始在學習時,總是會覺得科目很難,看到考古題都沒想法或是不知道可以寫什麼,不過這很正常,每件事在剛開始接觸時都會需要時間熟悉,所以不用一開始就給自己太大的壓力跟鞭策,穩穩地跟著課程學習就好,好好上課,做好筆記,自然就能熟悉起來。
到了中期,練考古題很重要,而且是要自己動筆寫過,把整個思考脈絡寫下來,才能真的練習到。在這個階段,最重要的是多練,很多時候其實都會懶得寫,但就是要強迫自己,不可以給自己太多偷懶的機會。然後適時的休息,像我都只有白天會念書,晚上就是我的休息時間,就算當天有內容沒念完,或是有觀念還沒搞清楚,我也會先不管,只是做個筆記提醒自己這個部分還沒搞清楚,等隔天或是下次讀到時,再來面對。而到了後期,我會漸漸減少念書的份量,因為在這個階段,正常來說應該會知道自己做了多少準備,讀了多少書,所以不用隨著考試將近而讓自己太緊張、擔心讀不完或是考不好而一直念書,太緊張只會打亂自己的步調,導致考試時沒辦法發揮原本的實力。
我是一個很不愛念書也很懶散的人,但我知道自己什麼時候該做什麼事,該念書就念書,該休息就好好休息,不要給自己偷懶的機會,因為只要有了第一次偷懶,之後偷懶的機會只會變多。此外,我覺得對自己有信心很重要,時常鼓勵自己考得上,不要讓自己一直處在緊張或壓力大狀態,這只會讓自己到考試時發揮不好。

































真人客服
真人客服
填單好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