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2高考統計心得 - 魏○樺

112高考統計心得 - 魏○樺

#高普考#統計 點閱:88

個人本身是公營事業員工,年資也14年了,只是職等一直卡在7職等,幾乎也快到頂了,因此起了轉業的念頭。準備考試前先就所有的考科大致了解一番,確認備考的複雜度、範圍及未來如果業務工作性質是否能夠勝任,決定選考統計類科。雖然個人非統計系畢業,不過之前考碩班時有準備過,因此認為統計科在備考上比較適合個人及未來職場規劃。

 


由於統計類科數統部份頗重,因此備考上我先讀數統。尤其在MLE、MME、MPT、UMPT、LRT部份我在11月前即自行找資源把課上完,之後再讀機率論部份。機率論部份著重在變數變換、順序統計量、機率分配、信賴區間推導。最後約5月時才演練假設檢定及ANOVA及敘述統計。時間上星期一至星期五就只讀機率論部份,六日時間較充裕再讀數統及無母數部份。由於統計學內容很大加上統計類科的題目較其他類組難,這樣統計學分兩部份平行讀比較可以確定不會因為某個章節卡關而影響整個進度。而統計組有單考迴歸分析一科,因此統計學中迴歸這章就完全略過。

抽樣方法這科先照老師步調上課,但每上完一章節外,除記熟公式外也要求自己要能夠用自己的話解釋該章節的內容及觀念。以往的抽樣方法題目會明確的看出要用那一個方法。但這五年來出題老師喜歡一個題目用不同結果來推演結果,因此觀念變的很重要,死記公式或題型不易求得高分。反而要常想如果這調查是由我來做,我會如何執行及獲取數值呢?常常想這類的問題除可加深對這科目有較深印象外,考試如果出現這類題型會是加分關鍵。備考上就僅讀補習班教材及反覆練習題目,另外證明題建議要練,其實大約就12題而己,如果證明題型有出卻沒練習到,肯定超嘔的!

迴歸分析一樣僅讀王瑋老師的課本及習題。迴歸的模式選取章節為考試重中之重,加上計算量較多,因此星期一至星期五讀迴歸其他章節,星期六及日則主攻模式選取部份。整個選模部份大約75題,因此3至4個星期可讀完,加上平日讀其他章節,因此迴歸分析一科約1個月可讀一輪。

經濟學我分選擇及申論兩部份進行,假日則不讀經濟學了。早上練習個經選擇;下午則練習總經申論部份,讀完後兩者再交換。這樣讀的目的在於確定個經及總經我都會讀到,若是難的題目則再找時間解決及思考。同樣平行處理,大約一個半月可讀完一輪。

由於本身自己是資訊系畢業,加上也在業界從事程式撰寫很長時間,因此準備時間不多。不過我是先讀資訊安全及網路、資料結構、SQL,其餘再由考古題中遇到再來解決。資訊安全這部份近年來不論在業界或學界很重視。我也觀察資訊處理類組的考科也是以資訊安全為主要考題。而資料處理這科老師應該也不喜歡考生單純背頌,因此程式撰寫是重點。可以去下載MS SQL Server及C++的編譯器,遇到相關題目即自行實作,會很有印象。

每個章節讀完一定整理筆記重點,有利之後的複習。而法條部份個人是先挑幾條重點在開始研讀時就先背了,之後有遇到的再逐步加強即可。

 

個人白天要上班加上己經有家庭及小孩了,因此不可能上面授班跟全職考試。僅能利用時間一點一滴的思考問題跟練習。在火車上我幾乎都拿出平板練選擇題(經濟選擇、法學緒論及憲法),晚上回到家也是要九點半以後才能開始讀,假日也要陪小孩出遊。因此只要在我能讀書的時間我一定很專心,上班時也會利用時間練題。
備考二年是覺得國考不一定需要全職準備,而是讀書的專注度及時間有效利用的集合。題目多練,多思考絕對是考上的不二法門。

  • 112高普考財稅行政心得

    112高普考財稅行政心得 - 洪○綸(高普雙榜/一年考取)

    剛升大三時,身邊部分同學已經找好實習工作,但我當時對未來出路感到相當迷茫,剛巧自己就讀財政學系,聽聞許多大四學長姐選擇參加高普考試,因此萌生當公務員的想法。

  • 112高普考一般民政心得

    112高普考一般民政心得 - 游○琪(高普雙榜/非本科系)

    由於不是本科系,第一年上課時常無法進入狀況,記不起課本內容,也不知道該如何寫申論題。雖然第一年就有參加奪榜班,但仍然落榜,不過因此認識了許多一起讀書的朋友,彼此督促並交換學習方法,一起討論申論題、一起訂正考卷,讓學習變得事半功倍。在第二年也找到適合自己的讀書方法及步調,盡自己最大的努力,最後終於在第二年順利考取。

  • 106高考一般行政-楊贄熏

    106高考一般行政-楊贄熏

    今年27歲,在私部門待過約三年時間,能理解不穩定的痛苦,因此在104年下定決心踏進學儒,開啟國考之路,很幸運可以在準備約兩年後考取,以下分享各科讀書方式,希望能夠給還在準備的同學一點幫助。

  • 本月主打星
  • 司律/轉學考
  • 司法/調查局
  • 警察/警專
  • 高普地特初等
  • 班級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