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2高考教育行政心得 - 林○娟(高考第1名/非本科系)

112高考教育行政心得 - 林○娟(高考第1名/非本科系)

高考第1名/非本科系

#高普考#教育行政 點閱:134

大學就讀東吳中文系,期間有修東吳的教育學程,畢業後進入綜合高中擔任半年實習老師,實習結束後雖有順利考取教師證,但有感自己對教學並無太大熱忱,且近幾年教師缺額少,所以決定嘗試其他領域。當時保留了國外商科研究所的入學資格,並進入位於深坑的某教科書出版社工作,由於該公司在薪資福利、工作內容上非常血汗,因而萌生考公職的想法,於是選擇與教程相關的教育行政作為目標準備。

準備考試第一年是全職在出版社工作,所以買了視訊班課程在假日看,之後為了有全職讀書的時間,在政府機關當短期職代,一方面累積實際公務經驗緩解經濟壓力,另一方面在約僱期間結束後到高考前能有4個月~6個月的全職讀書期間。

 


今年國文刪除公文,作文配分有80分,由於本身是中文系畢業,沒有特別準備,但今年題目偏向論說,因此在寫作上有引用較多名言典故,加強論據以豐富論述。

法英在改制後,佔比很高,尤其是英文,建議認真準備,可以多刷一點考古題,背背英文單字。

之前教程有修過教育心理學,因此有一些基礎,搭配老師的課在申論寫作上能有加深加廣的論述內容,且老師的筆記通常專有名詞後會標示出年份,有餘力可以一併記下,在申論中寫出可增強作答的表面效度。

該科範圍較大,但許多理論基本概念可以相互通用延伸,王濬(汪正洋)老師的課本囊括了兩本教行教科書,省去另外整理的時間,C冊有收錄較多教育時事及理論,命中率很高,除此之外,該科目也要多關注一些較新的教育政策或計畫。

教哲除了哲學理論,也需準備其於教育上之應用。

比較教育的題目很靈活,但基本學科理論及各國教育行政制度都要掌握,剩下的可以多補充國家教育研究電子報,或較新的國際教育時事。

之前完全沒接觸過教測統,對於要算數學有點害怕,但吳迪(吳文智)老師將統計教得簡明易懂,因此課後只要多做題目、練習及確實檢討,就能掌握分數,易言之,統計算是教育行政中絕對不能放棄且要掌握的科目。而教測近年考試方向不再侷限於信效度,更多往多元評量等方向出題,可以多閱讀教育心理學老師補充的內容。

孫權(王鼎域)老師的行政法很適合像我一樣無法律基礎的學生,語言不會太晦澀,且常用時事舉例,連結課程概念。另外備考期間,行政法選擇題每天至少練習25~50題(至少1份高考或普考考古題),並切實檢討,有些法規考很細,要靠大量且多次刷題來增強記憶。

 

準備國考讀書期間因為沒有假日很累、對結果感到迷茫,或是害怕自己跟其他已經出社會工作的同學間落差很大感到焦慮等等,產生負面情緒是很正常的事,但就如泰戈爾所言,當你因錯過太陽而流淚,那麼你也將錯失群星(If you shed tears when you miss the sun, you also miss the stars.),要永遠要相信自己做得到,會上榜並堅持讀書,因為努力不會背叛你,有時候真的就差最後一步的堅持。

  • 108普考一般民政考取心得-葉雅茹

    108普考一般民政考取心得-葉雅茹

    選擇保成是因為師資,因為本身為公行所畢業生,弱科為法科,聽聞保成的法科老師師資非常好,故選擇之。 視訊班能自主選擇時間學習,不用為了趕上課時間而疲於奔命,且聽不懂得地方隨時可重複倒帶聽老師重複講解,偶而累了也能休息一下待精神恢復後再繼續,增加學習的效率。

  • 108高考財稅行政考取心得-陳譽文

    108高考財稅行政考取心得-陳譽文

    當初準備公職考試可說是一場意外,去年剛轉職沒多久的我因為他人陷害丟了工作,心灰意冷之際,家人鼓勵我考取公職,至少不用擔憂失業問題。而公職當中,財稅行政名額開缺多,且一年最多有四次考試機會,對以快速上榜為目的的我是比較好的選擇。考慮到科目幾乎都沒學過,我在接近11月的時候報名了在公職界赫赫有名的志光。

  • 112普考一般行政心得

    112普考一般行政心得 - 蔡○雅

    那時剛從日本當完交換學生回來,處理完畢業事務以後已經10月份,正逢疫情爆發,工作不好找,在家人的建議下報考公職,考取一份穩定的工作。

  • 本月主打星
  • 司律/轉學考
  • 司法/調查局
  • 警察/警專
  • 高普地特初等
  • 班級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