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3高普考會計心得 - 彭○禎(高普雙榜)

113高普考會計心得 - 彭○禎(高普雙榜)

高普雙榜

#高考三級#高普考#普考#會計 點閱:125

我畢業於東吳會計學系,畢業後曾在會計事務所短暫工作,卻發現這樣的生活和工作步調並不適合我。雖然我也嘗試過轉職,但結果不盡理想。隨著年齡逐漸逼近三十,我希望能在生活和工作上找到一個穩定的方向。因此,我決定選擇一份兼職工作,並專心準備國考。經過一番評估後,我選擇了自己較為擅長、且錄取率相對較高的會計類別作為目標。

為了兼顧備考試與工作,我選擇了志光數位學院的課程,主要是因為離家近,環境安靜且工作人員友善,旁邊就是圖書館,這讓我能夠在課後有充足的自習時間。數位課程的一大優勢就是能根據自己的學習進度靈活安排,例如快轉、暫停或倒放,這對於我吸收較慢的科目尤其有幫助。

我深信無論做什麼事情,效率永遠比花長時間更為重要。在準備考試的過程中,最大的敵人就是分心,尤其是手機。因此,每當我察覺到自己不專心時,就會強迫自己拉回專注,甚至在書本上貼小紙條,提醒自己保持專注。

此外,我認為維持身體健康同樣關鍵。準備國考是一個漫長的過程,適當的運動不僅能保持體力,還能有效緩解壓力。因此,我會規劃固定的運動時間,讓身體和精神都能保持狀態。

由於我的時間有限,且共同科目的投資報酬率相對較低,所以我幾乎沒有在這些科目上花太多時間。考前一個月,我才開始針對國文作文進行一些簡單的準備,閱讀了大約十篇佳作範例,熟悉常見的題型和寫作風格。如果時間允許,我建議在考前一個月可以進行簡單的作文練習,這樣在考場上作文可以寫的更順。

這科的內容雖然相對較少,但由於我不擅長背誦法條,因此一開始頗為擔心這會成為我的短板科目。用張旭老師(張耿尉)的堆疊式記憶法和架構式學習對我幫助極大,讓我能逐步理解並掌握法規內容。最終,會審法成為我上榜的關鍵科目之一。此外,張旭老師(張耿尉)的總複習課程非常重要,尤其是時事相關的法條,必須熟記,這也是最後衝刺的重要關鍵。

雖然政府會計張旭老師(張耿尉)也是個相對陌生的科目,但在深入學習後,如張旭老師(張耿尉)所說的,政府會計這科其實並不難,甚至比初會簡單。我主要專注於背熟公報和第三章的基本分錄,後面的章節相對沒有花太多時間。另外,上考場時,如果遇到出題比較冷門的申論題,不要因為不會寫而自亂陣腳。只要掌握前面的基本內容,其實不用過於擔心,因為大部分考生也不會。

財政學這科,建議是不要單純靠背誦,應該盡量用推理和理解的方式學習,基礎的微積分也是必備的工具。老師的正課前的基礎課程對我幫助很大,我看了兩遍,這有助於我後續正課的理解。另外,我覺得一定要記好財政學的假設條件,要多加練習畫圖,並學會從圖中推導出結論,這對解題非常有幫助。

這科是我的大魔王,我上了文呈(徐昌宏)老師的課程,雖然每次都盡量理解課程內容,但中級會計學的範圍太廣,題型多樣,需要花大量時間反覆練習才能看見成效。相較於其他專業科目來說,中級會計學的投報率相對較低。如果在考場上考爆了,也不要放棄後續的考試!

我是一個很容易焦慮的人,備考過程,除了重拾讀書的感覺不太容易,但更辛苦的是不知道自己的努力能不能得到回報。當自己焦慮時,就運動或找朋友聊天,適度的放鬆一兩個小時,有助於讀書效率。國考是一場考驗意志力的長跑,過程中免不了會有低潮和挫折。但我想告訴正在準備國考的你,一定要相信自己。當我們心中抱持著強烈的信念,它能成為我們面對壓力與困難的支柱。

  • 113高考新聞行政(選試英文)心得

    113高考新聞行政(選試英文)心得 - 張○芸

    僅僅準備約四個月就正取上榜,連自己也十分訝異,背後也是一段驚濤駭浪的過程…… 我的專業背景是中英口筆譯,從澳洲取得碩士學位回台後,本來在台師大擔任研究專案助理,因為工作不穩定(只能跟著研究專案走,如果專案沒有下期經費就沒工作),於是決定準備公職

  • 106高普考教育行政-徐詩瑛

    106高普考教育行政-徐詩瑛 (高普雙榜)

    高普雙榜:面臨無數次教師甄試,在第二關總是卡關,經過誠實的檢視自己的優缺點,發現自己教育科目考試成果不錯,但就是突破不了面試和試教的考驗……我積極的想要突破現狀,經過分析考量自身狀況,認為擔任教育行政人員也是一個能夠貢獻所長,服務教育的選擇,於是在代理一年後下定決心要投入教育行政高普考試。

  • 112高普考一般行政心得

    112高普考一般行政心得 - 陳○甄(高普雙榜/非本科系)

    我本身畢業於靜宜大學英文系。因為疫情因素影響工作,再加上身邊有朋友考上國考,所以就決定參加高普考。

  • 本月主打星
  • 司律/轉學考
  • 司法/調查局
  • 警察/警專
  • 高普地特初等
  • 班級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