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升大三時,身邊部分同學已經找好實習工作,但我當時對未來出路感到相當迷茫,剛巧自己就讀財政學系,聽聞許多大四學長姐選擇參加高普考試,因此萌生當公務員的想法。大三上學期時,恰好在學校側門收到志光補習班的傳單,因為櫃檯就在旁邊,便進去詢問關於公職考試的細則,審慎考慮後,覺得比起面試,考試分發較適合自己,就毅然決然報名一年半的函授課程。
然而大三課業比想像中繁重,加上自己生性被動,所以全部課程加起來約莫只看了六、七堂,畢業那年高普考成績也一塌糊塗。後來我先去當兵,幾經思考後,決定再給自己一次機會,故去年六月再次報名志光,成為全職考生。
我上的是面授課程,因為我深知自己定力不足,若在家看線上課程肯定會分神去看手機。實體授課最大的優點就是補習班的環境能讓人專心,坐在教室時,看到身邊同學拿出講義溫習,或是振筆疾書抄寫筆記,都會給自己無形的壓力,見周遭同學爭分奪秒認真念書,我也告訴自己不能怠惰;此外,老師站在台時講課,時時刻刻注視台下,實在難以分神做其他事情。
面授的另一項好處是課程規劃明確。函授課程需自發安排課程進度,像我這樣被動的學生,總將課程一拖再拖,截至觀看時限課本還一片空白。相比之下,面授的上課時段補習班都列得清清楚楚,雖然偶爾也會意興闌珊,但我還是會逼迫自己乖乖上課。
至於我的讀書進度,基本上是照著補習班的課程安排走,老師教到哪就讀到哪。因為課大多安排在晚間時段,所以我都是利用隔天早上2個小時的時間複習前一晚的上課內容。其實每堂課的進度都不會太多,平時只要花點時間把老師剛教的讀過一遍,就能事半功倍。課程進展到後面,難免會忘掉一些前面教的東西,若發現自己記不清以前上過的章節內容,就要趕緊再讀一遍不熟的地方。
課程接近尾聲時,我對申論題的作答方式仍然沒什麼頭緒,正好補習班推出的奪榜班課程有另請老師幫忙批改申論及講解試卷,於是我便欣然參加。
我個人認為奪榜班對自己幫助頗大,一方面,我需要能聚精會神的讀書環境;另一方面,奪榜班師資與正規班不同,可以學到不同的解題思維跟架構,雖然多少會有不適應之處,但對我來說仍是利大於弊。奪榜班每天都會發放兩份試卷讓同學練習,多虧那段時間大量的做題,進考場時才不致於太過緊張,寫申論時也大大減少思考的時間跟刪改的次數。
1.共同科目:
因為時間寶貴,所以我在共同科目上花的心力不是很多。國文這科平時我不會花時間複習,僅在考前一週時挑選幾位較好發揮的古今名人,將該人物生平事蹟濃縮成100字以內,並應用在歷屆作文題目中,我大概寫了3道題目練習寫作手感。至於法學知識與英文,我也沒特別準備,只有平時跟課及課後複習,然後大致掃過近幾年的歷屆試題。
2.民法及會計:
專業科目真的需要下功夫去理解背誦!尤其是民法跟會計,這兩科是我的罩門。民法的範圍很廣,法條內容也相當艱澀,有時光是讀2-3頁課文就要花上半個鐘頭,還不一定能讀懂。因為民法題型五花八門,所以我是邊做題目邊參照講義內容,然後將考過的觀念特別做記號。老師在課本也補充很多爭點跟判決書內容,如果跟我一樣不知道民法申論題該從何著手,可以試著抄寫講義或題庫書的答案,多模仿幾次後就會熟悉申論題的寫作模式,就算考試答案寫錯,如果閱卷老師改比較鬆,還能拿10分左右的筆墨分數!至於會計學,真的只能靠平時勤勞刷題,有些章節的觀念跟計算相當複雜,也很容易忘記,需要反覆練習好幾次才能熟悉。
3.財政學:
準備財政學時,我是照著老師的各章架構做複習。考試前,我會要求自己能夠默背出每個章節的重要理論,除了假設條件要熟記,圖形也要能信手拈來。因此,平常在讀財政學時,就要自己推演一遍每個理論,從假設、內容到結論,都要熟記於心,圖形也要多畫幾次才會熟悉。
4.稅務法規:
稅法這科我也是邊做老師的題庫書邊搭配法條內容複習。老師上課都會強調重要法條,還會重點提示法條的要件及立法例。跟著老師的步調,多數法條都變得不難記憶。
5.租稅各論及經濟學:
租各的內容跟財政學和稅法高度重疊,所以我就照著老師的方式,用考古題作複習。經濟學只要熟讀老師的講義,基本上就足以應付高考了!
準備考試的時光總是很難熬的,像我個性也是十分怠惰,翻開書本就會想摸魚或睡覺。我認為前半年備考時,不需要把自己逼得太緊,與其強制自己在書桌前待上好幾小時,不如先設定較小的目標,比如每天讀完10頁或認真專注2小時,等漸漸習慣坐在書桌前的感覺,再慢慢加長讀書時間。鄰近考試時,很容易讀書讀到懷疑人生,適度放鬆並無不可,我每讀書一小時就會滑手機5分鐘,上網看些有趣的東西放鬆一下,反而有助於課本內容的吸收。
就算最後讀不完也不要氣餒,更不要想著放棄這次明年再來。我在考前也沒有把所有章節讀完,但還是很幸運的上榜了。大家要相信自己的努力會有回報,堅持到最後一刻,相信下次就會順利高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