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8高普考教育行政考取心得黃子萍(普考第2名/高普雙榜/1年考取)

108高普考教育行政考取心得黃子萍(普考第2名/高普雙榜/1年考取)

普考第2名/高普雙榜/1年考取

#1年考取#高普考#高普雙榜#教育行政 點閱:0


我畢業於高雄醫學大學心理學系,而後就讀研究所一年。因對教育與輔導領域有興趣,思考自身經歷、興趣與優勢後決定報考教育行政。


我準備高普考試期間約莫一年。前半年由於許多課程尚未開課,因此讀書精力著重於理解較不熟悉的行政法與其他法科,並自己複習較熟悉的心理學。後半年教育相關課程陸續開課後則著重複習其他專業科目。以下是我的準備方式:

每個人適合的讀書方法和步調都不同。我並未明確規劃讀書計畫,主要照著課程進度進行理解、複習、筆記以及精熟,此四步驟自我要求不能落後於課程進度。我會選擇在早上精神最佳的時段讀需要記憶的科目,包含行政法、教育哲學以及各科整理的筆記;下午時段複算教育測驗與統計(下午動腦計算題目特別提振精神);其餘科目如教育行政學、教育心理學、比較教育則穿插安排於白天空檔時段以及晚上複習。

我針對較不熟悉、需要更清楚架構以利於記憶的科目進行筆記製作。筆記精緻化教科書內容,並整合老師上課補充觀點以及自身的理解與統整。寫筆記的方式並不要求美觀與詳細完整,只要自己看得懂且有利複習與精熟即可。




非常推薦行政法正課班與行政法申論題庫班。老師教學內容豐富且大量補充課本外的知識與見解,講解十分清楚易懂。申論題庫班引導我思考破題與作答的論述架構,且能把握課後給老師改申論的機會,並能從中釐清概念以及作答原則。

行政法總論是基本功,總論打好基礎更易於理解往後章節的概念。重複聽老師上課錄音檔並搭配課本與各概念所涉及的大法官釋字、判決判例整理筆記。熟讀老師於課本中強調的重點,熟讀板書,並於考前利用題庫班整理的各重點題目思考作答架構以及重點法條複習背誦。


除了重要名詞要能理解概念以外,亦須了解重要實驗以及思考如何應用。複習時搭配課本心智圖,看到架構圖能闡述要點以檢核自己的準備度。教育心理學比起心理學更重於對教育之啟發與應用,平時多注意教育時事,並思考心理學於該議題可以如何應用。


教育行政學涵蓋範圍廣,除了課本以外,亦須參考其他讀物以及教育期刊。多閱讀教育期刊除了能了解近期教育熱門話題、時事、研究外,亦能透過筆記摘要重點以利考試作答時進行概念連結。


統計不外乎就是不斷練習題目,多練多算培養手感,統計就會很好拿分!測驗多看考古題即能發現熱門考點,信效度是必要熟讀的章節。



非常推薦比較教育老師。教育哲學是最不容易自讀的科目,文句闡述和專有名詞很難從字面上理解其意義,老師以自身經驗以及故事敘述方式講解哲學概念,除了強調考試重點,也會分享哲學理念如何影響生活及工作態度。老師的授課方式讓哲學不枯燥且能從學習中找到意義。

反覆閱讀課本中老師強調的重點詞句,加深記憶並揣摩哲學的用語與文字敘述方式。思考各學派與各主題起源、主要人物、主要概念與主張、教育啟發,答題時把握專有名詞與關鍵字要點,並以帶有哲學味道的文字敘述方式論述。


比較教育中各國教育並不好讀,我以基礎理論及方法論為打底基礎,再慢慢拓展各國教育。另參考張芳全老師的著作,並閱讀教育期刊以了解我國與各國教育。

  • 107地方特考三等教育行政心得-

    107地方特考三等教育行政心得- 林芸

    我大學就讀心理學系,準備類科為教育行政,大學畢業起我都是以自修方式準備,但成績進步到一個水平之後就一直無所突破,尤其是行政法是我不熟悉但是又是此類科不能失分的科目,我決定改變準備考試的方式,進入補習班進修。

  • 107普考交通行政考取心得-曾千芬

    107普考交通行政考取心得-曾千芬

    在職場工作十五年後,面對每天工作時間超過十個小時,薪水不漲,工時不減的日子,決心放下工作,全心投入國考準備。去年,我面對職涯上的挑戰,我問自己,什麼是自己想要的生活? 幾乎朝九晚九的日子,我能撐多久? 這是我要的生活品質嗎? 在水面下,我不斷的問自己,當我上岸後,我決定,我想成為公務人員。

  • 110普考一般行政心得

    110普考一般行政心得 - 陳○翰(一年考取)

    個人認為在專業科目部分,對一個學科整體體系、觀念、觀念間的邏輯推導和文字表達是最重要的, 其次則是要多練習考古題,尤其是申論題。面對申論題時,體系、觀念和邏輯推導能幫助你了解出題者 要問的問題以及相對應的回答內容、寫作順序是什麼,再搭配練習考古題練出來的文筆,即使是遇到 沒看過的題目,也能讓即使是硬湊的文字看起來有個樣子,得以爭取分數。

  • 熱門國家考試
  • 國營/證照考試
  • 國、高中升學
  • 勤益科大專屬
  • 函授線上試聽
  • 太平學儒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