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7高考一般行政考取心得-鄭仲君

107高考一般行政考取心得-鄭仲君

#一般行政#高考三級 點閱:53

補習班老師的課程,除了會有老師的板書與講解外,透過聽講思考與內化,整理成自己系統的筆記更為重要,我時常一堂課會聽超過四五個小時,除了在聽課的當下就把問題搞懂外,也會反覆倒帶重聽老師口述的講解。透過組建自己的筆記,能夠找尋考點,在複習上也會更加快速。

 

當課程進度超過一半以後,可以請補習班協助組建讀書會。目的在於透過讀書會的相互激勵與討論,可以大量練習題目,並從中找尋不足之處。我所組建的讀書會相當認真,共四個成員,每個星期必須把所有有申論題的課目,透過事前挑選考古題,每個星期各寫兩題,在讀書會中相互討論,把相關的考點釐清。這個過程相當有壓力,但效果非常顯著。能夠透過讀書會過程,逼自己不斷的練習申論題撰寫,練習大量的題目。
同時,也會在考前一個月,透過分工找尋時事,大概找尋三年內重要的時事,分門別類做統整,並藉由對時事的討論,聯想相關考點,有利考試時的舉例與思考。

 

補習班的題庫班是另一種準備考試的良好方式,透過老師對題庫題型的整理,能快速掌握各科的考點,並且在短時間內大量瀏覽各類題型,對於考前應戰相當有幫助。之後再搭配總複習,對於新型時事理論的掌握,快速瀏覽精華重點的搭配,有更全面性的幫助。

 

國考的挑戰有點像馬拉松的應戰模式,我個人不太擅長長時間的準備過程,所以我會不斷的透過不同的方式,給自己新鮮感,例如聽課累了,可以轉換寫題目,看書煩了就上網看看時事,透過補習班老師在臉書分享的各種文章,來思考相關的考試內容。讓自己用不同的方式但都處於考試的氛圍之中,在念書過程中,找尋樂趣,讓自己能堅持下去。
同時,對於考試這件事,只要篤定了自己一定要考上外,其他外界的閒言閒語或自我懷疑,在意他只是浪費自己的時間,完全沒必要去思考,專注在自己的準備上,相當重要。

 

選擇題沒有二話,除了聽課中釐清觀念外,就是大量練習考古題。通常選擇題的思考模式可以透過刪去法來輔助自己選擇,一般上課課本都有附上部分老師精選的考題,我會在老師講解前,先按暫停自行寫一遍,再來聽講。這樣不但能立刻知道自己哪裡不懂,還能更清楚的知道老師的講解模式。除了課本外,也可以直接買題庫本進行練習,按照上課的進度,分章節按進度的選擇題練習,是重要的。

 

比起選擇題,我個人對於申論題的論述更為擅長。除了課堂上老師們講述如何寫申論的格式外,課本的基本概念、定義內涵的熟記外,更要多角度的思考考題,這樣論述內容上除了可以擴充篇幅外,在思考面向也比較全面。例如考題詢問某個理論的影響,除了正面、負面影響外,還可以思考組織內部成員,外部成員的影響,或上下關係的影響。透過多元面向的思考,可以讓申論題的論述能更豐富。
另外,我的申論題論述不太分科目,對我而言政治學與行政學某些程度有關連,行政學、公策、公管更是同一科目,所有的概念都可以互相連動使用,我經常在行政學寫到公管的概念,在政治學論述公策的內容,這些都是讓自己的考卷與他人有所差異的重要因素。

  • 106高普考一般行政-黃詩惟

    106高普考一般行政-黃詩惟 (高普雙榜)

    由於受到職場生涯的環境與周遭朋友的經驗影響下,從而決定進入國考這個旅程,並決心以專職考生的身分準備高考,希望能以最快的時間考取,然而經過落榜後,對於自己本身的弱點亦有所認知,進而選擇奪榜班

  • 108高普考一般行政心得-李佳哲(高普雙榜)

    108高普考一般行政心得-李佳哲(高普雙榜)

    我畢業於東吳大學人文社會科學院社會學系。由於家庭經濟環境,從小就有許多長輩告訴我們,父母工作辛苦,要趕緊賺錢減輕父母負擔,並且灌輸我們公務人員工作穩定等觀念,希望我們能夠考取公務員,因此在我的工作選項中公務員一直存在。但對我來說,考公職這件事情實際上卻困擾我非常久,畢竟社會上的工作種類多,並非一定要當公務人員不可,於是,在大學期間,我為了確定自己是否喜歡或是適合從事公職,透過打工的方式,進入公家機關了解其內部的工作情形與流程。然而,真正到畢業的前一年,我才下定決心要準備報考高普考一般行政。

  • 113高普考一般行政心得

    113高普考一般行政心得 - 陳○霆(高普雙榜)

    畢業於國立大學的公共行政系,從大四開始備考到考上,總共三年的時間,不過對於本科系的我而言,一開始上課是有點吃力的,雖然一般行政的考試內容很多與系上的課程有重疊,但是實際的考試內容上卻相當複雜與艱澀,不過志光與學儒的師資讓我在準備上可以減少許多摸索的時間

  • 熱門國家考試
  • 國營/證照考試
  • 國、高中升學
  • 勤益科大專屬
  • 函授線上試聽
  • 太平學儒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