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3高考會計心得 - 蘇○頻(非本科系)

113高考會計心得 - 蘇○頻(非本科系)

非本科系

#高考三級#高普考#會計 點閱:103

在大學時曾經有修過初級會計學,當時覺得會計這門學科並不枯燥乏味,反而是有趣的且想讓我去挑戰他。大四時,才決定以考上會計師為目標,因為本身並非會計本科系,也來不及補學分,所以並無考會計師的資格,因此才毅然決然透過高考這條路來達成我的目標,若高考上榜了,工作的穩定程度至少不必擔心,也能讓我繼續往我的目標邁進。

因畢業後可能會回家鄉備考,所以選擇志光數位學院視訊上課的方式,也可以選擇離自己最近的教室上課,而且在教室裡每個人都十分專注於自己的學科,這種氛圍會使我督促自己更加的努力,不能輸給其他人。
此外,視訊上課對我來說最大的的好處在於能夠調整授課老師的語速!在最後的複習衝刺階段,能夠把語速調成2倍數,讓我快速進行總複習總整理,對於時間的安排效益幫助良多。

從小到大我的作文從來不屬於文辭優美詞藻華麗那種類型,更不用說引用文壇大家所說之論述與名言佳句,因此,我開始把國文課本裡所有的範本看過一遍,找出每篇文章裡有趣的現代名人發生之實事或是某位科學家所作之實驗的故事,記住這些不同類型故事,在考場時能夠依照題目之需求將它們套入並加以應用,然後延伸故事中所帶來的啟發,這樣不僅能讓文章有例子可舉,更能因闡述故事時大大的增加整體版面字數,也確實讓我作文拿到不錯的分數。

基本上都靠著高中時的老本,但在考前兩個半月開始大量閱讀英文單字,讓自己英文的語感語單字量不要喪失太多。

跟著韋伯(吳宗翰)老師的憲法課程,能夠快速瞭解考試重點在哪,自己在複習時把憲判與憲法釋字多看幾遍,並把課本習題多做幾次,以確保考試時憲法的部分能做到全對。法緒的範圍比憲法來的廣,當我讀到很疲憊時,我把法緒當成故事聽以增加對於法條的印象。

大學時有接觸過初會這門課,但剛學中會時感覺來到了完全不同新世界,一堂三小時的課足足上了多一倍的時間,也曾經光一題就計算三個多小時,但還是沒有放棄跟著柏威(尤柏懿)老師與文呈(徐昌宏)老師的腳步堅持上完課程,也把課本的題目從頭到尾練習了三次以上,漸漸的開始能掌握題型的脈絡與理解每種做法的用意,並享受每次戰勝題目所帶來的成就感,因此,反而給我帶來很大的樂趣,並不會討厭中會這一門學科。

繼審計學與成管會考科刪除後,財政學這科顯得更為重要,此科目有大量作圖之需求,因此在複習這科時,我會先理解並熟記基本理論架構,才開始練習作圖,用自己的方式進行圖形說明並與老師課本中的範例詳解相互核對,檢查架構是否完整或是否有遺漏的地方,利用圖形進行記憶,自然圖形一畫出來,文字就自己跑出來了。

當老師上完一整個單元後,我都會自己重新整理課本中重複的法條,把預算法、決算法、會計法與審計法依照自己的分類改編課本,切成一組一組的小主題,並唸出來進行錄音,有空沒空時就拿起來聽,就像有聲書一樣,久而久之那些法條就會跑出聲音並烙印在腦海中。

政府公報與分錄背熟,如果中會都學得起來,政會沒有道理學不會,但其中的特種公務真的越考越多,多少一定要會基本觀念與分錄的寫法,若以上都處理完,基本上一定沒問題。

  • 113普考農業行政心得

    113普考農業行政心得 - 陳○岑(狀元)

    111年初,我進入農政單位擔任研究助理,期間休息了一年沒有讀書。112年,我再次報考地方特考,並在113年成功考取農業行政普考榜首。

  • 112高普考一般民政心得

    112高普考一般民政心得 - 羅○洋(高普雙榜/應屆考取)

    我本身就讀公共行政學系,從大一開始就接觸系上許多跟國考有關的課程。而且大一暑假有去公部門實習過,覺得自己很適合公務員的生活,於是在大三開始準備國考。

  • 112高普考財稅行政心得

    112高普考財稅行政心得 - 蔡○柔(高普雙榜/一年考取)

    我是風保系的,大四的時候,發現許多僅大學畢業的風保系學生主要從事保險業務等相關工作,對我來說與不熟悉的陌生人推銷保險所帶來的心理壓力是很大的,與爸媽討論後覺得考公職可能會是我最好的選擇,雖然非本科系生,但媽媽也是財稅行政類組出身的公務員,能輔助我相關的考試內容,且公務人員是穩定的工作,還可以周休二日,是我理想中的職業。

  • 熱門國家考試
  • 國營/證照考試
  • 國、高中升學
  • 勤益科大專屬
  • 函授線上試聽
  • 太平學儒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