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高考地政心得 - 吳○殷(應屆考取)

112高考地政心得 - 吳○殷(應屆考取)

應屆考取

#地政#高普考 點閱:135

本身是本科系的學生,因此在大一到大四時已經累積了一些關於地政的知識,我認為對於考高考蠻有利的,因為高考的考試有比較多要寫出自己的想法或是論述的題型,這時候就不太需要死背法條,而是要把自己的邏輯清晰地呈現出來。大學時候的期中考、期末考大部分都是這樣的題型,所以已經練習過很多次了,在考場上的發揮就比較得心應手。

 

整體來說,每個科目最重要的一定是法條,所以我會準備一本小筆記本,每堂課程上完後就把這堂課上到的重要法條重點式的抄寫,除了加深印象之外,也可以運用瑣碎時間將這些法條拿出來複習。考前把重要的法條重新讀過一遍(土地徵收條例、新修法的平均地權條例等等),以防比較冷門的法條考出來。以下是各科的準備及考試時該有的心態和技巧:


老師的課程及講義編排都相當紮實,上完正規課程之後對於民法的概念真的會進步很多,老師也會在物權編的課程中連結到總則或債編的觀念,以便融會貫通的學習。因此複習民法時,我大部分時間就是讀老師編排的講義,搭配民法的總複習講義,裡面收錄了很多實務見解及大法庭裁判,補足了我在實務面的不足之處。

土地徵收幾乎是每年必考,所以土地徵收條例一定要熟記;如果有新修法的內容也一定要特別注意。土地法規這科的範圍相當廣,因此要提升相關法規的廣度,接著再提升對每個法規的深度。

老師的講義編排非常用心,把細碎的土地登記規則編排成一個個主題,跟著講義的內容閱讀就可以把整個規則的體系建立起來,複習完講義後我會重新把土地登記規則的法條再看一次,盡量把條號記起來,如果考試時能寫出條號會更加分。

除了補習班的講義外,我還會把大學時不動產估價的課本拿出來讀,今年的題目偏簡單,只要把講義的觀念都讀熟就能輕鬆作答。

土地經濟學的出題範圍可以出的很廣泛,所以讀完講義之後我就開始讀考古題,大概了解這些理論的東西會怎麼出現在題目中,有些題目會比較靈活,所以要試者把死板板的理論應用在實例中,需要比較多考古題的練習。

很多人覺得這個科目是最棘手的,我認為如果要把分數考高,必須要對土地的相關議題都有相關的了解,所以除了講義的基礎內容外,對於各項土地政策(市地重劃、區段徵收等等)要培養自己的看法,這部分的補強,可以去追蹤地政系教授的臉書,他們提出的土地問題很值得思考,久而久之就能培養出自己的一套見解。

沒有特別準備,主要就是聽完國文的正規課程,把講義裡收錄的文章看過一遍,考試時盡量把字數寫多一點。

看完函授的課程,接著練習講義裡的考古題,錯的題目回頭找講義的內容回來複習,考試的重點就能抓到了。

 

雖然準備考試有一定的壓力,常常會擔心書讀不完,但我還是讓自己每天都有休閒娛樂的時間,完全放鬆、做自己喜歡的事情。每天排定預計要讀的進度,讀完之後就可以好好休息,除了確保書一定念的完,讀書時也更有動力。
考試時每一題一定要列小標,讓閱卷老師清楚知道我們的答題重點,也可以讓試卷的排版更漂亮。

 

要感謝一路上支持我的家人,在準備考試的過程中做我的後盾,在我心情低落時給予我最大的鼓勵,考試這條路雖然辛苦,但堅持到最後一定會有好結果發生的。

  • 108普考一般行政心得-李之云

    108普考一般行政心得-李之云

    身為公共行政暨政策本科系的學生,自己在大一、大二的時候,雖然有想過要走國考這條路,但一直沒有很完善的自我讀書規劃,只有期中、期末考前的臨時抱佛腳,與金魚腦般地考試後遺忘。

  • 108普考農業技術考取心得-許育騰

    108普考農業技術考取心得-許育騰

    本身就讀嘉義大學,在學校主要學習農業與生物科技相關的課程,畢業後有鑑於生技與農業相關的工作不好尋找,遂發起了考公職的想法。在選取考試類科時,因為農業技術與大學所學科目有部分重疊,所以準備較為輕鬆

  • 113高普考統計心得

    113高普考統計心得 - 李○昀(高普雙榜)

    大學四年級準備畢業時,身邊的同儕都開始為自己畢業後的未來做準備,有些人選擇繼續攻讀研究所,也有人打算回家鄉找工作,在大四這一年已經沒有大量的課業以及班級上的活動,以及校內漸漸出現不少公司的就業博覽會,開始意識到也該想想自己的未來該如何安排了,跟家人討論後他們會希望我有一個穩定的工作,並且建議我朝國營事業或是高普考的方向選擇,因為大學唸的科系跟統計行政的科目有部分重疊,便開始以此為目標走上高普考這條路

  • 熱門國家考試
  • 國營/證照考試
  • 國、高中升學
  • 勤益科大專屬
  • 函授線上試聽
  • 太平學儒服務